全站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科研 > 学刊美文

2020年宜都一中春季刊

出处: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20-05-12 17:13:33   您是第0位浏览者

  “疫”

 

庚子伊始,病毒来袭。

宜都一中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开展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最严格的校园管控措施,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的疫情防控工作新局面,构筑起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让我们看到无数平凡人善良天性的闪光。普通教师吴金奎、裴金玲与其奋战防疫一线的亲人通信,同舟共济。高严圣杰、张智铭、邓永高这些寻常学子心系国难,关键时刻自发组成三人志愿者团队,募捐万元以“小我抗大疫”。徐蓉、蔡傲竹等优秀毕业生,大疫当前,主动请缨,甘当逆行天使。院内院外,不求英雄和伟大,只求一种温暖的存在。与那凶狠得超乎想象的病毒搏斗,让人泪目。

陈云校长说:“品高当心怀家国,学富应弦歌不辍。”我们开辟网课,空中课堂隔离病毒不隔离爱,全校师生一起走在学习路上,这里“不是一座空城”。

学习重要,但心忧天下更重要。滕若飞、杨瑾瑜、章运欣等许多同学情关国家风雨,歌“平凡英雄”,颂“抗疫”,“为疫情发声”,其明亮的心态,昂扬的精神风貌,让我们在大灾大难中看到了未来生的希望!疫罩天地,只是一瞬,山河永远不夜!疫去之时,一切定将春暖花开。

再看看疫区中心。武汉封城后,百姓们生活在怎样的空间?他们有着怎样的忧与思?以刘醒龙为代表的精英作家怎样直面惨淡的人生?怎样为正义呐喊?

对于一个想要走出灾难的社会而言,要求反思的声音不可或缺,它们能让灾难不成为单纯的一记阵痛,是能够真正让人做到“痛定思痛”的必需品。

可喜的是,不少人已在深思。八十多岁的武汉大学前校长刘道玉先生认为“有必要就疫情进行一场全国的启蒙”,佚名老师认为“眼前发生的一切就是最好的教科书”,李光瑞老师提出“疫情当下,我们应该讲什么”,邱富生老师构思着复课第一节的主要内容——“跟孩子讲什么”,更有一些老师在提醒人们,不要学会遗忘,不要做不学不仁之徒。

这个世界和我们每一个人有关。

(边  苇)  

 

  目 录

 

本刊特稿

抗击疫情   宜都一中在行动/04

品高当心怀家国,学富应弦歌不辍

——2 28 日高三年级学生网课上讲话

   /08

致全市九年级学子的一封信宜都一中/10

逆行英雄

院内院外,我都愿做一个温暖的存在

——记武汉同济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徐蓉

               /12

我在金银潭的战疫散记蔡傲竹/14

同舟共济

为你担忧   为你骄傲

——写给战“疫”一线的老公裴金玲/17

我们都好,等你回来

——写给战“疫”一线的老婆吴金奎/19

心系国难

大爱无疆   青春力量

——宜都一中学子募捐万元支援“抗疫”纪实/21

空中课堂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

——一(4)班班级周记向晶晶/23

走在一起学习的路上李巧云/25

这不是一座空城陈诗琪/26

中小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节选)28

情关风雨

平凡英雄滕若飞/31

抗疫记杨瑾瑜/32

抗疫进行时,感动在身边周宇鹏/33

何处是归程薛春雨/34

战疫,期待春暖花开胡其菲/36

记疫孙晨怡/37

授光天下,山河不夜郑瑞希/38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江雨竹/40

我的回“疫“录尤俊杰/41

2020,我为疫情发声章运欣/42

尴尬旅途

疫情肆虐   愿天下人无恙覃兆梅/45

疫旅(节选)张祖华/46

人间有味是清欢吴晶晶/49

疫城苍生

武汉封城之后刘醒龙/51

痛定思痛

有必要就疫情进行一场全国的启蒙刘道玉/55

孩子,眼前发生的一切就是最好的教科书!佚   /56

疫情当下,我们应该做什么?李光瑞/58

复课,我跟孩子讲什么邱富生/60

遗忘陈关勇/64

忆秦娥·抗疫张良武/30

 

 

抗击疫情  宜都一中在行动

 

庚子伊始,病毒来袭。我校积极响应教育局工作部署,积极开展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落实最严格的校园管控措施,形成了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的疫情防控工作新局面,构筑起了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

 加强督导

这个寒假,校领导及相关人员放弃休息时间,多次召开疫情防控会,重点部署全局工作。

 封闭管理

除应急值班人员外,其他人员严格履行进校报批手续,实名登记并接受体温监测。

 摸底排查

每天,各年级组负责人统计学生情况、双联小区负责人统计责任区住户人员情况、党员包楼栋监测住户的身体情况,形成台账记录,盯紧外地疫区人员,严格落实隔离阻断措施,做好教职工、学生的摸底排查统计工作。

 严格消毒

总务室杨勇主任负责落实环境区域消毒工作,对值班室门把手、地面、栏杆扶手等进行细致的消毒,让校园环境干净,无死角,并在校园进门处设置了废弃口罩专业垃圾桶。

 物资储备

对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所急需的口罩、消毒液、体温计、洗手液、乙醇酒精等防疫物品,学校做了前期储备。针对封城期间教职工的生活物资问题,校长陈云同志和校办室主任王鹏亲自将长岭岗村捐赠的蔬菜送到教职工所在小区。

防疫宣传

学校通过教职工微信群、qq群及各班qq群等多种方式提醒广大师生强化疫情防范措施和知识能力。

模范引领

学校班子成员身先士卒,坚持挺在防疫的第一线,认真巡查、严控车辆、详实记录,他们时刻起着先锋模范作用。

规范值班

针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学校加派了值班力量,行政值班人员实行双岗双带,保证学校防疫工作力量充足。

精准扶贫

我校精准扶贫驻村工作人员聂冠华同志参加联系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帮助解决村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所驻村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支持,确保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相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一定能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也一定能够实现疫情防控和教育教学“双战双赢”。

 

品高当心怀家国,学富应弦歌不辍

 

——228日高三年级学生网课上讲话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228日(农历二月初六),与我们年前约定见面的日子整整推迟一个月,与大家放假离开校园整整过去了40天。时光荏苒,光阴如梭。高三学子的寒假向来那么短,但今年居家的这段时间显得特别漫长。看到有些同学在学校微信公众号后留言“我想上学”,我的内心很复杂。大家能够在一起读书,一起跑步,现在已经变得很奢侈,因为我们省、我们国家遭遇了百年不遇的灾难。我们身处这次灾难的中心,听着每天新闻播报攀升的确诊病例数字;看到白衣天使勇敢逆行冲锋陷阵的身影;了解科研工作者夜以继日研制抑制病毒的药剂;感受党和国家统筹安排举全国之力驰援武汉,保障湖北,我们应当心怀感恩。

为了控制病毒的传播,全国按下了“暂停键”,居家过了一个特别的春节,适逢今年参加国家选拔的你们,这个假期更不一样。2003年“非典”时期,你们尚在襁褓之中,2020年,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正是你们18岁成人之时。居家时间长了,盼望上学了,面临即将到来的高考有些焦虑。老师要对你们说:“这是人在面临压力时的一种正常心理反应,但不要过度,全国的高三学子都在居家备考,共克时艰”。我们居家开展网络学习。就是在执行救治和阻隔两条具体措施中的一条——隔离病毒,阻断疫情。按照湖北省政府通告,学校开学时间将根据疫情防控情况,经科学评估确定后,提前向社会公布。因此我们居家学习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在你踏上通往外部世界的旅程前我讲三点要求。

首先,尊重自然,感受家庭。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我们原本规范的备考生活,法国作家雨果说过:“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环境伦理学之父霍姆斯·罗尔斯顿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文明化,这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是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关系的文明化。”经历这次灾难,我们对这些话应该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们需要尊重自然,敬畏生命。趁着居家学习的时光,大家品味一下家的味道,品味父母忙碌的身影、早生的白发,品味一蔬一饭间的生活意义,一段藕中的汗水和辛劳,一块豆腐中的智慧与巧思,一截火腿里时间的味道……家是生命的驿站,原生态的学校,温馨的港湾,更是责任担当的起点。

其次,理性选择,感恩国家。按以往,再过118天,你们就将进行网上志愿填报,进行成人后的一次人生选择。经历了此次灾难,你应该对你的选择和追求更加明晰。请你选择做像钟南山院士那样的人,勇挑重担,专业一流,成为十几亿人的专业依靠。如果你愿意学医,这次东齐鲁、西华西,南湘雅、北协和,中国医疗界的顶尖专家,齐聚武汉共同抗疫,请你选择像这些逆行的勇者,用自己的身躯,扛起万重大山。在每天的新闻中,你也看到了从事科研、工科、商科、管理等专业人才的努力付出,你若选择像他们一样,你应该知道需要储备什么。无论你做什么样的选择,都要做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你们的人生才有意义。这次疫情中心武汉市的wakanda咖啡店,一批年轻人每天坚持给医务人员送咖啡,她们的善举被报道后,获得全国网友18元、28元、38元、100元、200元购买咖啡的善款累计超过200多万元。咖啡非生活必需品,但这些年轻人传递的是勇敢与担当,感恩与善良,是期盼春天到来的共同愿望。你的选择只有温暖别人,你的世界才会更加精彩、更有意义。你们成长阶段是中国高速发展期,这次全国抗疫也让你们体验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好处,这是我们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显著优势。大家看到国家调用了全国10%左右的医疗资源驰援湖北,使疫情统计量表中的“剪刀差”越来越明显。因为我们有一个稳定的国家,世界对我们的国家充满敬重与肯定,国强则少年强,希望同学们奋发图强,感恩国家。

再次,致敬英雄,审视自我。今天大家是属于受保护的对象,抗疫一线的许多90后当年“非典”时是保护对象,这次成为抗疫的生力军。在这场战争中,医护人员、基层干部、社区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构筑起了一道道“防疫墙”。就拿我们学校来说,我们包联两个小区,联系一个行政村,有46名党员教师包联楼栋,开展全民体温监测。有10位同学的家长、3位教师的家属在医疗救治一线。高三文科数学组长裴金玲老师的丈夫、班主任吴金奎老师的妻子,是宜都市委、政府嘉奖的一线防疫和医护人员。但他们每天坚持给同学们上网课、批改作业、管理班级,还去社区参加全民体温监测工作。高三管理人员正月初二确定网课教学平台,初四核定师生一人一个网上学习账号,逐步开设直播课、网络考试,使我们的居家学习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他们是学校教师备考的典型代表,是我们身边值得致敬的平民英雄。

同学们,在灾难面前,最能看清人性,彰显道德的力量;困境当前,最能了解自己,确立前行的步伐。作为将要担负国家和民族发展重任的你们,“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请做一个遵守规则的人。古人云:“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居家学习,孝敬父母,遵规守纪,按时作息。做一个静心学习的人,认真落实学习任务。习总书记讲科学防治防控,需要高度专业化的学科支撑。“守毅敬学”的一中学子应该追求一流的学业,品高当心怀家国,学富应弦歌不辍,为明天实现自身价值,为实现中国梦而读书。

同学们,疫情当下,人生未来,国家选择,你的责任与担当是什么?

家庭、学校、社会期待大家用坚实的行动做出答案。

(作者系宜都一中校长)     

 

致全市九年级学子的一封信

 

宜都一中

 

亲爱的九年级学子们:

惠书奉悉,如见故人,遥祝学业锐进。

2020年开端,一场突如其来的没有硝烟的战“疫”迎面而至,作为九年级学子,正值中考备战之际,面对中考和疫情带来的双重重压,你们已然是负重前行的勇士!在此,宜都一中向你们送上最诚挚的慰问和最美好的期盼。不论何时,不论何地,我们都牵挂着你们的健康和学习,我们都愿静候你来、伴你成长!

此刻,我们能感受到你们的焦虑,你们既要时刻关注自己和家人的身体状况,还要努力稳住心神,潜心备考。始料未及,却又避无可避。这本就是一场无法置身事外的战斗,每个人都应当尽一份力量,担一份责任。

为了应对这场特殊的挑战,宜都一中人在行动。在学校高三网课上,陈云校长的讲话振奋人心:“品高当心怀家国,学富应弦歌不辍。守毅敬学的一中学子应该追求一流的学业,为实现自身价值,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这就是宜都一中人应有的姿态——守正敬贤、守拙敬业、守毅敬学。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有宜都一中人的责任与担当!希望在未来,我们能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宜都一中人”。

心存报国是宜都一中人的使命。从国家空间站的建设,到覆盖全球的北斗导航的研发,再到中国即将首次发射的火星探测器,这些超级国家工程的背后都有宜都一中学子的身影。当下这场看不见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也不例外。无数宜都一中人逆流而上、主动担当。校友徐蓉向中央指导组汇报光谷同济救治危重症工作,陈雪吟毅然参加武汉协和医院西苑重症急救插管突击队,还有蔡傲竹、朱小清、王彦文、徐禹……一个个滚烫的名字,让亿万网友牵挂落泪,他们是宜都一中的骄傲!还有无数的宜都一中人或参与药品研发,或坚守工作岗位,下基层、守路卡,把每一寸土地都站成宜都一中的模样。

志在圣贤是宜都一中人的追求。无论在哪个领域,宜都一中人都交出了无愧时代的答卷。这里走出了荣获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参与国家九五重大技术装备技术攻关项目、向世界输出“中国智慧”的李建国博士,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的姚宜斌院长……政坛翘楚、学界名师、商海精英,一代又一代宜都一中人怀着坚定的理想信念投身祖国的变革与发展,鞠躬尽瘁,用热血传递着情怀与担当。

 学必至善是宜都一中人的态度。这里群英荟萃、百家争鸣。我们不为虚名所动,执着于自己热爱的事业,追求意志的独立与心灵的富足。这里有全省唯一获得全国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的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杨邦俊,有湖北省骨干教师徐振祥,正高级教师程光新,有7名宜昌名师、14名获得国家部级优课教师在这里等你,他们已为“诸神龙象”,甘当“众生牛马”,他们坐拥书城,胸有星辰大海。

行为世先是宜都一中人的品格。“术德兼修,韬厉发扬,为我民族争荣光”,在宜都一中的校史册上,写下的是迎难而上、敢为人先的精神!我们曾创造了无数的奇迹,学校先后培养出3名湖北省状元、9名宜昌市状元,为高校输送了3万多名优秀学子。近年来每年上重点大学人数均超过400人,13年来为清华北大输送了34名优秀学子。2019年学校共有651名学子参加高考,重点本科上线418人,重点本科率达到64.21%,再创历史新高。未来的奇迹,由你来书写!

在未来的特殊时期,尽管我们无法“面对面”交流,但我们会始终与你们保持密切的线上联系,会通过微信平台、宜都一中校园网等渠道分享你们最为关心的招生政策、备考经验、校园生活等信息,为你们的中考冲刺保驾护航。

愿宜都一中精神能鼓舞你胸怀家国,勇往无前。

青春有期,不见不散!

20203

 

院内院外,我都愿做一个温暖的存在

 

——记武汉同济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徐蓉

 

              

 

“许多事我都从没碰到过,只能一刻不停地去迎战,去处理。”徐蓉沙哑的声音,急促的问答,让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感受到,这次突如其来的大考对她而言,是一场必须赢下的战斗!

服务援军:满意是最好的褒奖

接到任务是25日晚,必须在3天内将同济光谷院区普通病房改造成隔离病区。作为华中科大附属同济医院护理部副主任的徐蓉,是身先士卒的责任人。火速转移患者,增加缓冲区隔断、添置呼吸机等设备,72个小时的争分夺秒总算成功开辟战场,16个重症病区、1ICU病区,开放病床828张。来自上海、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福建6个省市145家医院的2341位医护专家与同济医院800余名医护人员并肩抗疫。

除了安排饮食起居,让徐蓉感到极为迫切的是,必须让驰援队员在这个陌生环境里尽快熟悉起来,缩短磨合期。

驰援队到达前,徐蓉赶制了病区各种标识,统一张贴,方便队员快速熟悉环境布局、信息系统、工作流程等。每个病区还配备了2名至3名本院护士长,与驰援队员协同作战。

她建立联合护理部微信群,24小时待命服务,并从医护人员的日记、朋友圈里捕捉他们的需求。驰援队员的笑容,徐蓉视为最好的褒奖。

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疗队护理领队魏丽丽的眼里,这里暖意融融:一本颇具乡土气息的《武汉方言普通话对照表》让交流变得顺畅;一份医疗队员生日时间表让大家有意外的惊喜。医疗队缺防护鞋套,徐蓉立即从别的病区调来;有的队员牙龈发炎,徐蓉马上联系口腔科去治疗……

爱护团队:零感染背后的压力

“不能出现医护人员感染”是医院提出的底线。徐蓉的理解更为直白:“他们齐齐整整地来,就一定要齐刷刷地回去。”

一线护士出身的徐蓉,深谙这份职业的辛苦。“在如此繁重的工作下,往往会出现疏忽,如何帮助他们加强防范?”徐蓉思忖着,一味背诵操作规范,其实不够,必须想办法帮他们轻装上阵。

徐蓉召开联合护理部工作会,拟定了护理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并上墙公示,方便医护人员随时查看;组织有经验的护理人员完善咽拭子采样工作流程,录成视频,一一进行示范、讲解;优化核酸检测追踪流程等,让繁琐变得简单,最大限度让规范“易行”。

“这是一个不断尝试,边试边改的过程。” 徐蓉介绍。

病区里,一溜医护人员对着摄像头依次宣读交班报告;病区外,一排医护人员则通过视频,关注着每一个细节。这是同济光谷院区交班时的一个场景。来自徐蓉的创新,保护了医护人员,也推动了工作高效运转。

从可视化污染区、清洁区无缝隙交接班,到实行每班4小时弹性工作制;从上班、回酒店全程消毒隔离规定,到护理质量、院感管理督导,白天奔走病区发现问题,夜晚则思考规避,不断完善。30多个日夜,徐蓉制定完善的规范手稿几近尺厚,最多的修改13次。所有努力只为保证护理质量管理过程可视化、标准统一化、流程常态化、数据精准化,实现医护人员零感染。

照护患者:读懂无声诉求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徐蓉认为,护士绝不是只遵医嘱的配角,更应有自己的思想和创造力。

病区里,收治的基本都是重症患者,不少老年人甚至难以清楚表达。怎样才能既不影响医患沟通,又能节省患者体力,减少交叉感染?

一摞漫画激发了徐蓉的灵感。她带领护理部发明《“点餐式”护理手册》,将医患沟通常用语,用图片形式做成可移动“沟通板”。如厕、抬高床头、疼痛等,患者只需轻轻指一下沟通板上相应的图片,医护人员就能立刻为他们服务。

“有时,不过是个脑筋急转弯,往前想一步,就能解决大问题。”俯卧位通气可有效改善患者氧合指数,但至少需要六个人配合才能完成。徐蓉又与战友们一道,发明了“糖果翻身法”,通过床单包裹患者身体,像包糖果一样慢慢翻身,一改以往耗时耗力且易碰掉插管的尴尬。

在横向上,为了让创新普惠更多病人,在护理部统一部署下,徐蓉结合最新诊疗方案,紧急制定了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整体护理方案,为病人提供同质化、专业的整体照护,现已形成全国护理共识;在纵向上,徐蓉配合医院组成的护心、护肺等医疗团队,联合众医疗队组建护理专家团队,尽早开展肺康复护理指导,将关口前移。

面对康复:还有另一个战场

每个冬天的句号都是春暖花开。在徐蓉看来,患者彻底康复才算花开。

“病毒是陌生的,还需要不懈地跟踪观察。”徐蓉认为,患者出院并不是护理的终结,而是护理的另一个开始。

38日,在酒店隔离的51岁出院患者李红,意外地收到同济光谷医护人员带来的礼物。

原来,211日,李红到光谷院区接受治疗时,细心的护士在她随身携带的箱子里发现了一张纸,这是一封遗书。李红患有抑郁症,常常处于恐惧中,她担心自己治不好,便留下遗书。在同济和宁波医疗队努力下,李红于228日顺利出院。主治医护嘱托护理团队对她“格外关照”,密切跟踪。

“现在好多了,我又有信心了。”李红兴奋地说。

“这并非个例,在不少新冠肺炎患者心里,有不少结待解。一些身体上的不适,也需要关注,护理不能缺位。”徐蓉提议,每个病区组建一个患者微信群,开展延续护理,不定期随访。

213日,从这里出院的张梦成了“医患互动群”第一个患者成员。眼下,这个群里的患者或咨询专业问题,或彼此问候、相互温暖。目前,该院这样的群已有17个。

“不论在院内,还是在院外,我都愿做一个温暖的存在。”徐蓉说。

(徐蓉,1992届宜都一中毕业。本文出自《湖北日报》)

 

纪实:宜都姑娘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的战疫散记,看完已泪目……

 

我在金银潭的战疫散记

 

蔡傲竹

 

“我没有成家,相对于这次同来的其他同事,我没有其他后顾之忧,请求继续留在金银潭医院支援”。在接到轮岗休整的通知后,我仔细考虑后,还是给护理部老师发了微信,请求继续坚守一线。

作为中南医院支援金银潭医院队伍的一员,我没有“武汉加油”的豪言壮语,只是在隔离病区经历了一个月的战斗之后,特别想继续留在一线做点什么,那些患者他们需要我!这场战斗中没有谁比谁更伟大,我只是希望能尽全力,在自己还能坚持之前,战斗到最后胜利的时刻。

  

112日,护士长在微信群里通知大家报名支援,因为有过呼吸内科及ICU的工作经历,加上年轻,总觉得一定要做些什么,便主动报名,而此时距离我妈妈做完肾肿瘤手术出院仅仅不到一周。主动报名后,我放弃了春节假期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将刚刚做完手术需要静养的妈妈送回了宜都,剪掉留了两年的头发,选择一个人留在武汉等候通知。初三还在科室上夜班,就接到初五到金银潭医院支援的紧急通知。

  

23号晚上,我的外公因病在宜都去世,没能见最后一面,送最后一程成为我永远的遗憾。那天我正好当班,爸妈怕影响我的工作,电话中没有告知我,直到4号凌晨一点才收到表妹的消息,那一夜我都没有睡着,但我来不及过多的悲伤,便投入了新一天的工作当中。我在想,外公是曾奔赴抗美援朝一线的老党员,应该理解我此刻做的一切。就像同事安慰我一样“你在救人,他怎么会怪你呢”。爸爸也是党员,此时同样战斗在家乡防疫一线。还有和我同在一个病区工作的,重庆、上海援鄂医疗队的同事们,背后默默付出的志愿者们,我们并肩战斗在一起,他们都深深地影响了我,给了我莫大的动力,212日,我也在一线向向医院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我想这就是一种传承和影响。

  

病毒的凶狠超乎想象。看着逝去的年轻同行,什么英雄什么伟大,都只是父母、亲人小心呵护的孩子啊!听到我来一线,家里的亲朋好友都很担心,但也为我自豪。记得年三十,家庭视频的时候,我幺爹说“病人需要你们,但我们家族不需要英雄,只需要你平安回来”。家里人说的最多就是做好防护平安归来。话语不多的爸爸只是告诉我: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应当义无反顾,承受一切,但一定要保护好自己。是的,家人需要我,病人也需要我,保护好自己才能保护别人!

   线

来金银潭医院的第一天,进隔离病房之前,病区的护士长给我们拍照,说“你们要笑,不笑不给拍。”我说:“包这么严实,笑看得出来吗?”她说:“当然啊,从你的眼睛就能看得出来。”原来不管怎样,眼睛都会笑呀!

在一线的日子,最难的就是穿上防护服之后。口罩压的特别紧,脱下口罩脸上就是深深的印记,防护服又不透气,湿透了又干,干了又湿透,汗水流到嘴里,也不能去擦汗。护目镜又容易起雾,所以最简单的操作都变得很困难。

我们的病区呈大U型,病房与病房之间距离远,走路多了快了呼吸就会比较难,有的患者还开玩笑说“护士们比我们还喘”。有一次夜班结束后,口罩压的鼻梁起泡了。现在脱下口罩呼吸新鲜空气已经成为我最幸福、最奢望的时刻。

  

在这里,我也收获了许多感动,同事和病友们经常的问候叮咛,还有民间的志愿者,他们都让我感受到,我不是一人在战斗。

看着病人出院会很有成就感,但看着逝去的无辜生命也会感到很无助,看着空空的床铺,回忆起前几天我还安慰他病情比他重的都出院了,让他要加油。然而当班再去时,却是人去床空。收拾病床时,我发现了他包里一叠手抄的歌谱,不禁黯然泪下:这也曾是个多么热爱生活的人啊!

  

来金银滩医院支援的第29天,我请假回住处取东西,一路上看着空荡荡的街道,依然亮着却无人欣赏的灯光,我突然意识到,原来不管受了怎样的伤,这座城市她依然孤独而顽强的亮着。突然有些心酸,曾经她也是那么热闹繁华啊!武大的早樱开了,落英缤纷之前,我们还能相约樱花树下吗?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特殊的战场,“中南人”从未缺席,在通向胜利的路上,我会一直谨记“大医精诚敬畏生命”的院训,让我们拥有“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信念,春风一来,百花自开!!

 

(蔡傲竹简介:女,湖北宜都人,2012年毕业于宜都一中,201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现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支援金银潭医疗队工作。222号主动放弃轮岗调整的机会,再次申请留在一线奋战)

 


·宜都一中教师写给防疫一线亲人的信·

 

所谓英雄,不过是平凡的勇敢

所谓天使,不过是善良天性的闪光

我们其实都一样

因为敬业和担当

才义无反顾穿上铠甲,守护生的希望

一封书信,一缕相思

亲爱的人啊,我和你一起

等待春的生机

 

为你担忧 为你骄傲

 

——写给战“疫”一线的老公

 

裴金玲

 

亲爱的老公:

自我们认识到现在,十几年来,这好像是我第一次以这种古老方式和你交流。提笔忘字,不知道写什么,但这段时间的一幕幕渐渐浮现在脑海。

腊月初,我们还在以一种旁人的姿态议论“新冠”,心中也在庆幸我们不在武汉,离得挺远。春节渐渐临近,年味渐浓,街道也喧嚣了起来,我们除了议论“新冠”,更多的话题还是围绕着春节展开:年夜饭准备做点什么好吃的、规划仅有的几天假期先去哪家拜年、幻想着几个兄弟姐妹会怎么找乐子……一切都是美好的。腊月二十七晚上,你突然接到上级电话,从此开始了战“疫”。你说作为市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大队的一员,你必须站在防疫一线;作为一名年轻人,你必须冲在最前面!每天早上,我们娘俩还在酣睡,你就悄悄起床上班,悄悄的,生怕打扰了我们的美梦。没有早饭吃,你就自己煮方便面,我于心不忍,就起来给你做早餐,不管味道如何,你都边吃边称赞,其实我很不好意思的。

刚开始你中午还回来休息一小会儿,后来你说不回来了,因为随时有突发状况要处理,干脆在办公室或者车上眯一会儿。晚上下班回家是你最放松的时候,可以跟我们说说话、逗逗女儿、玩玩手机、看看电脑。你开心地笑着,但从你的脸色可以看到你很累,只是强忍着不告诉我们。才九点多,你就上楼了,连最爱的电脑游戏都“戒了”,这是真的累了!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天你回来,我就尽量和你说说话,问问你今天去了哪些场所、去了哪些乡镇……想跟你说说话让你放松放松。你每次回来跟我们说的第一句话是:今天体温都正常吧?没有发热吧?没有出门吧?今天上网课辛苦了吧……刚开始还觉得你很啰嗦,像“唐僧”一样,但渐渐地我感觉到这是你最“直白”的爱啊!

从腊月二十八开始,你回来依旧戴着口罩,尽量不和我们接触,不让我们碰你衣服,吃饭也是夹好菜到隔壁房间吃,睡觉也在楼上,坚持自我隔离,生怕带回来一丝病毒传染给我们。在你眼里、在你心里,家人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每天早上醒来,我都看一下手机上发布的最新疫情,期望感染人数不要再增加、治愈人数蹭蹭往上涨,期待早日看到疫情解除的好消息。每当看到那些“逆行者”的照片或事迹,我心中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鼻子酸酸的,眼泪也在眼眶打转。

致敬!你们都是最可爱的人!

今天去社区,看到路旁的木棉花开了,粉粉的、白白的,好看的很。老公,等战“疫”结束,我们一起去看一场电影、来一顿烛光晚餐、来一场旅行,如何?

期待我们每个人都平平安安!春暖花开,一切都会好起来!

爱你的老婆:裴金玲

202035 

 

刘松,宜都市卫生健康监督执法大队公共卫生科副科长。其夫人裴金玲,为我校高三年级数学教师。

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刘松主要对宜都市武汉滞留宜都人员排查、武汉滞留宜都人员集中居住酒店、留观人员集中居住点和大型超市的消毒指导工作。由于工作突出,被中共宜都市委、宜都市人民政府嘉奖为“宜都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表现突出先进个人”。

 

 

我们都好,等你回来

 

——写给战“疫”一线的老婆

 

吴金奎

 

亲爱的曹清:

自从23日接到医院通知到宜都市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工作以来,你离家已有30多天了,不知你一切是否真的如视频通话里的那样安好?

家里一切都好。爷爷、妈妈还有我严格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居家监测体温,抗击病毒,阻断传染途径。爸爸每天从单位下班后,戴着口罩一路开着车窗吹着风到家,认真消了毒才进家门。你最牵挂的儿子也很健康,我一天多次的监测他的体温,一直很正常。就是前几天夜晚尿湿了睡袋,没办法只好跟我睡一个被窝,夜晚踢了被子冻着了有点流鼻涕,不过第二天就好了。

儿子现在真的很喜欢我。虽然平时学校的工作一直很忙,加上单位离家有一点点远,一个月跟他在一起玩的时间屈指可数。但是现在他可喜欢我了,跟暑假我们在神农架时只要我一个人抱的情形一样,穿衣只要我穿,吃饭只要我喂,洗澡只要我洗,玩儿只要我陪着。我去哪里他去哪儿,他要去哪里也硬是拉着我,也不知道是他是我的跟屁虫还是我是他的跟屁虫。

儿子现在真的很淘气。他喜欢去门口的菜园玩,抓田里的土圪塔往池塘里扔,看那水花四溅。时不时还要摔几跟头,搞的一身灰,不过只要安全,弄脏了衣服也不打紧。他喜欢拿着凳子推着椅子去开电灯,在一楼只要一仰头看到灯没亮就去搬凳子了,在二楼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所有的灯。下楼前我跟他总是纠缠在关灯与开灯之中。他喜欢玩水,一不留神就跑到洗脸池踩着凳子给你洗化妆品,还拿漱口杯子接自来水咕隆咕隆的喝,估计是看我们漱口的时候以为我们在喝水来着。他还喜欢在妈做饭的时候跑到厨房去关火,搅和的妈饭都弄不成,可能是想打个帮手吧。还喜欢把自己的鞋子从二楼楼梯口扔到一楼,或者是从隔壁三舅舅的门前扔到坎下的菜园里,观察自由落体运动……是与非,对与错,还有好多需要你回来我们一起告诉他。

儿子真的很胆小。还记得他几个月大的时候(具体几个月大我忘记了),我们在商场递给他玩具他不敢接。依然是才几个月大,我们摆了一个大西瓜在他面前,他想摸又不敢摸的情形像极了猫用一只爪子试探猎物的情形。前两天他把我的剃须刀按响了,瞬间就扔掉跑了出去。后来我一打开剃须刀他就跑到房间的另一个角落,关掉了他又回到我的身边。如是反复几次后,他看到没有什么危险,开始从我手里拿过剃须刀试探着关关开开。一点也不怕了,还往嘴边凑,想剃胡子来着。也许,他并不是胆小,只是对未知的东西和事物出于本能的一种畏惧。面对未知而又可怕的病毒,你和妹妹义无反顾的奔赴隔离病房来到抗疫一线,成为最美逆行者中的一员。等你们胜利归来后,希望你们将这份勇气和担当传递给他,帮助他将来成长为一名真正的男子汉。

听说宜昌隔离病房部分医护人员疑似感染后,我联系了妹妹,她说她还好,叫我们不要担心。说实话,家里人都很担心你们。特别是看到有三千多名医护人员感染甚至有好几名医生牺牲的新闻后,我们的心瞬间就揪了起来,痛心还有深深的担心。新冠病毒无情,白衣天使有爱。你们化身天使守护人间,希望你们还有你们的同事们在工作中一定要保护好自己,平安归来。

爱你的老公:吴金奎

202035 

 

曹清,29岁,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病区护士。其丈夫为我校高三数学教师。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曹清主动加入一线疫情防疫工作,不畏艰难、舍身忘我、英勇奋战。由于工作突出,被中共宜都市委、宜都市人民政府嘉奖为“宜都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表现突出先进个人”。

 

大爱无疆  青春力量

 

——宜都一中学子募捐万元支援“抗疫”纪实

 

所谓的使命不过是

信任变成了责任

英雄都是勇于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疫情无情人有情,小善大爱暖人心。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注定了2020年的春节是个不同寻常的春节。大年初一深夜,一则接受爱心捐赠的信息牵动了热血学子的心:宜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医用物资告急。宜都一中高二年级学生高严圣杰、张智铭、邓永高自发自愿组成三人志愿者团队,通过自媒体发出第一道倡议:我们现在发起众筹,全力支援宜都市一医院。大家可以先进群了解,自愿参与。本群采用微信、支付宝方式收款,转账时请备注好名字、金额,我们统一做数据处理。绝对保证所有捐赠信息公开、公正、透明。请大家携起手来,为家乡出把力!

志愿者团队通过微信群、QQ群等渠道迅速在本校学生中动员,一边发动同学们转发信息募集资金,一边积极联系浙江、深圳爱心人士,协调组织医用防护物资货源,审验产品资质,沟通物流发货通关流程……三人分工协作,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孩子们心系国难,为抗击大病疫情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时间定格在1261326。“这是总帐,17000元”,从发起募捐到统计结束,用时14.5小时,超出众筹资金预计目标,并于当天下午缴纳了第一批采购物资订金。

1281655 “收到嘞,收到嘞!”第一批100个防护眼镜快递到宜都市一医院爱心捐赠接收人李黎明主任手中。“疫情当前,这都是紧俏物资,省内很难买到,谢谢!”。经顺丰杭州仓库直接发回宜都,仅仅两天时间就到了受赠方手中。

1302017,第二批100个防溅屏顺利到达一医院仓库,“谢谢您们,非常好,库里一个都没有了,您们这批来的真是及时雨”,李主任高兴不已。因物流通道受限,这批防溅屏历经周折,辗转多地才发回来。

在封城封路,停工停产,疫情肆虐的恐怖笼罩下,能组织到货源太难,组织到稀有物资更难,把物资及时送到一线医护人员手中,更是难上加难。宜都一中志愿者团队,他们克服困难做到了!

361751 ,期盼已久的第三批500个欧标防护口罩终于顺利到达。此前一批N95口罩,共500个经过武汉时被征用了,只好再次组织货源。

此次众筹,是学生自愿自发组织的,参与热情度都很高,在高二年级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224人转发倡议众筹信息,238人点赞,署名捐款230人,匿名捐款18人。在众筹过程中,还有部分社会爱心人士得知是宜都市一中学生组织的捐款,表达了信任和支持,有力地回拒了个别质疑众筹不和谐的声音,并给予了善款资助。

截至36日,志愿者团队定向捐赠给宜都市一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护用品总价值16000元,分别是欧标FFP2口罩500个,100个防护眼镜,100个防溅屏。支付快递费用后结余880元全部捐赠给了宜都市慈善协会。在组织货源的过程中,采购物资曾经被征用,过关滞留,孩子们反复组织、协调、沟通,最终才把物资从外省送到了一线医护人员手中。宜都一中毕业,现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的汪明卉学长给予了3位学弟极大的帮助和指导。

宜都一中学子虽然不能冲锋在抗疫前线,但他们用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带领大家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做贡献。病毒无情,人间有爱,孩子们以“小我抗大疫”的善举,体现了当代高中生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


隔离病毒不隔离爱

 

——一(4)班班级周记

 

向晶晶

 

当新冠肺炎疫情向我们袭来的时候,当开学日期逐渐逼近的时候,“停课不停学”拉开了序幕,班集体变成了QQ群,老师变成了主播,班主任变成了线上管理员,面对面变成了文字、语音。在适应这些变化的时候,我也在思考:学习方式变了,沟通渠道变了,但教育的本质却没有改变。于是,我用班级周记搭起了班主任和学生沟通的桥梁,时刻关注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健康。

一、215日:为什么读书

明天休息,可以和家人一起看一部电影,读一本好书,练练字,关注一下疫情,反思前段时间的学习状态,规划后一阶段的学习安排。

老师和家长会时常问我们:“为什么读书?”在这个特殊时期,这场疫情给了我们答案。灾难往往由人类的无知引起,而知识给了我们面对灾难的力量。

知识如何获得?当然是读书学习。钟南山教授一直都在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学术,60多岁带领医护工作者抗击非典,如今80多岁的他依然挂帅亲征,赶到武汉,与“冠状病毒”战斗。

看看奋斗在疫情一线的专家、医生、军人……他们都在用自己的知识、社会经验、责任心,去帮助大家度过危险,实现个人价值。国之兴亡,人人有责。读书也是一种责任,我们是祖国的公民,享受着被祖国保护的权利,也有义务承担起读好书、尽好辅助社会进步的责任。

在人人恐慌的非常时期,若能静下心来读书,其内心一定是非常强大的,其奔向未来的步伐一定是坚定的,因为每一个今天都能决定未来你的模样,未来的你过什么样的生活,全都取决于你今天的付出。

我们的焦虑、我们的担忧改变不了什么,在你们前方,有家人、有老师的保驾护航,我们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共克时艰!

二、222日:打好“学习之战”

又一个星期过去了,明天休息,办一份防疫手抄报(形式:电子报、小视频为主,也可制作纸质版),阅读,练字,和父母谈谈心,和朋友、老师聊聊天。一个星期的用眼疲劳,请放下手机,远离电脑,让眼睛放松一下。非常时期,我们能健康的在家学习,要懂得珍惜,珍惜生命、珍惜时间、珍惜父母的陪伴。

关于新的学习形式,大部分同学表现得很好,但仍然有部分同学存在这样几个方面的问题:

1、自我学习能力欠缺,目前各个学科都在进新课,一部分学科没有书,也没有资料,这就要求同学们能认真地做好笔记,按科任老师的要求做,能及时联系老师答疑,积极主动地和科任老师保持联系,老师才是我们学习路上的引路人。

2、自主规划能力欠缺,每天三门科,每门科三个小时的学习时间,一定要按照当天的课表和学科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才能按时完成任务,才能及时提交作业,而少部分同学表现出了拖拉、延期交作业的现象,需要老师一催再催,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在家学习,就怕自我满足、自我放松。病毒肆虐但不能让懒惰滋长,否则开学之后会很难适应学校生活,请大家合理作息,安排好在家的学习和生活。

我们要向奋战在疫情第一线的英雄们学习,迎难而上,勇于担当,打好我们的“学习之战”!

三、229日:疫情是一场大考

静下心来学习,时间就过得很快,而且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又到了星期天,同学们可以放松、休息,总结这个星期的学习心得,有哪些地方做得很好,可以继续。有哪些地方做得不足,要改正要警醒。从每天学习情况反馈来看,大部分同学能做到在家学习和在校学习一样的高效,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上直播课迟到、早退,导致在线时长不足,将直播窗口最小化,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导致认真度较低;作业效率不高,需要老师一催再催;学习较被动,遇到不懂的问题不能及时主动联系科任老师。若有特殊情况无法上直播课、完成作业,请及时联系班主任。

有些同学仍抱着侥幸心理,期待开学后这些知识还会再讲,姑且不论何时开学,如果重复讲,我们现在做的不就是无用功吗?何必要停课不停学?因此,我们要抛弃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把学习落到实处。另外,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家长、老师起到的是督促作用、引导作用,假期延长,我们和父母相处的时间也变长,不要把我们在学习上的情绪转移到父母身上,遇到问题请心平气和地和父母沟通交流,还要清晰表达自己的诉求,父母是爱之深责之切,不要让我们的言语行为成为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城墙。也可以联系向老师,我时刻在关注你们。

疫情是一场大考,考验我们的心理,考验我们的自律;疫情也是一把筛子,无形中就将一部分同学淘汰;疫情过后,你将处于哪个层次,一考见分晓,不要后悔莫及。部分同学沉迷于游戏、QQ,不能自拔。请放下游戏、qq,抓住现在,把握当下,给将来争取更多选择的机会。无奋斗,不青春!期待春暖花开时的相逢,能看到同学们肆意而自信的笑容!

四、37日:青春和选择

这次周小结,我想和大家聊聊青春和选择。人生有一首诗,当我们拥有它的时候,往往并没有读懂它;而当我们能够读懂它的时候,它却早已远去,这首诗的名字,就叫青春。

青春是迷茫而躁动的,是不甘寂寞而热血沸腾的。因为青春给了我们无数种选择。在这一次次的选择中我们也在一次次地被筛选。是不是只有叛逆才能彰显我们的个性,是不是只有游戏才能承载我们无处安放的灵魂?

如今21世纪,有多种健康且有益的渠道和方法来安抚青春期的情绪波动。一时的叛逆很爽,全世界都不能理解我,却不知叛逆过后要靠余生几许才能抚平它带来的疼痛和伤害;一时的游戏很爽,它给了我自信和自由空间,却不知游戏过后的空虚是靠游戏成瘾也无法满足的无底洞。如果你选择挥霍青春,青春也终将挥霍掉你。

迷茫的青春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拒绝伸向你的双手,可怕的是在迷茫中迷失自己,可怕的是青春逝去,迷茫继续。我只愿迷茫结束时我们还能不忘初心,还能带着对未来的期盼勇往直前,直至到达内心深处的那个终点——梦想。

疫情还没有结束,高一(4)班的班级周记也将继续。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期待我们在宜都一中美丽校园再相逢,期待归来时我们都已成长!

 

 走在一起学习的路上

 

李巧云

 

一向自我认定为电脑白痴的我,面对空中课堂的教学任务时,内心极度忐忑。需要面对的问题很多。主播我从来没做过,从来没想过做。但在这个特殊时期,高一语文组有四个教师子女在读本年级,四名党员入户测量体温,一位同事病重。推托是尴尬底气不足的。没有条件我们创造条件,没有经验我们积累经验。我终于要走上主播之位,面对全年级的学生了。于是,我和全年级672名学生走在一起学习的路上。

好在经过万鹏课后网工作人员的培训后,基本掌握了操作流程。下载安装软件、登陆系统、上传课件、开始录播……在开设的测试课程多次测试准备后,第一次空中课堂登场了。

好在大家都宅在家中,我并不孤单,还有就他的技术支持。《杜甫诗三首》在一系列的操作中顺利地讲完。长长舒了口气,上传完视频才发现,mp4格式没有转换过来,又劳课后网工作人员转换了一次。只顾讲课忘了做课堂管理。想想网站工作人员要为全国范围内多少课堂服务,还要为我单独工作,内心不安,下次一定小心为妙。

电脑已服役十年,每次开机后,都要杀杀毒,清理内存,否则圈圈转不动。第一次上课时我看也没看交流区,只顾上课。到了第二次,讲的是《琵琶行》。我觉得课堂是要有双边活动的,要特别留意留言区,关注学生的课堂需求。因为没有教材,我要用ppt翻页展示原文。右手要操作鼠标,不能及时回复,只能根据学生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因为进入课堂的先后顺序不同,需求不一致,有的要求前进、有的要求后退。甚至有不满足要求出言不逊者。一阵手忙脚乱、一阵郁闷。细思极恐,我怎能让学生乱了自己阵脚?

为了活跃课堂,我开启了问卷模式,百分之九十的学生想上学了。减少对交流区的关注。设置抢答和随机抽答模式、开启自由浏览模式。比先前从容自如多了。

可总是觉得和学生隔着电脑,没有抓手。我一定要考验一下学生的专注度,最好的方式是随机抽答。可出师不利,第一个同学的音频系统就坏了。不得不换人。许是题目难了些,答案有些牵强。那么抢答吧。抢答的同学准备更充分。讲到《祝福》中柳妈这个人物形象时,我问“我们身边有没有像‘柳妈’这样的人物”时,有一位同学抢答“有,我妈妈就是,她老让我起床上网课。”“我的理想是上午九点钟起床。”我也遇到搅场子的,这莫不是传说中的网课翻车现场。我在心里一个劲地默念冷静,慢慢引导、力图开化。

终于可以出去走走了,朋友圈满是开工和樱花盛开的图片,可湖北省的开学时间尚未可知。旁边房间里,女儿在上首都大学生同上的思政课。原来,中国的老师不分层次,和我一样,同上一种课。

人生的各种历练不可料想,又和孩子们一起走在成长的路上。

2020313

 


这不是一座空城

 

三(12)班   陈诗琪

 

雨静寂地落下,没有行物,湿漉漉的一座空城。

一连几天,有武汉回来的学生出现症状。我切实地感到疫情已离我们很近,家人也开始紧张起来。稍有咳嗽,就风声鹤唳,闻咳色变。这大概是疫情時期最真实的世相吧。

口罩、带帽的外套,甚至连吃龙虾的塑料手套全都用上,即使宅在家里,也很难消除恐惧。直到有一天,一位姓郑的九零后女交警执勤一夜,下班后晕倒在离家五百米的巷口。在电视上看到这个小姐姐的镜头时,我满脸羞愧,眼泪“唰”地流了下来。此时,紧张还是有的,但恐惧似乎比先前减轻了很多 。我试着做了一小面红旗,贴在窗子的玻璃上。

对面楼上就住着我的同学。疫情爆发后,我们都很自觉,咫尺天涯,不见面。这次同学见我打出红旗,也在窗台前挂了一块红布。见到红布,如同晤面。激动起来,我们在电话里约定,每天都要打旗语,互报平安

初五那天,太阳出来了,甚是煦暖。我报名做志愿者 ,随小区网格员,挨家挨户地去查体温。才知道这空城里面还有各色人物——蹒跚学步的孩童,鹤发红颜的老者,千千万万等待疫情过后重返岗位的小商主、打工族、收破烂的老头……

戴着口罩的孩子,见面说一声:“我不怕新冠肺炎!”厚厚的罩壁之外,那声音一点也不含糊。老人一句“见的多了,吓不倒人”,老脸上充满了鄙夷。只有那些青年,壮者,充满焦虑。谁叫他们是一家之主,不能在这时弯了坚实的脊梁……

我自制了一些小红旗 ,每到一家,就在他们的门上贴上一面。阳光虽然灿烂,但远远地,照不到它们。红不正,颜色也不鲜。但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人在战斗。

走出小区,街道上仍然空寂无人。我突然想起王维的那句诗来, “空山不见人”——只是“空山”变成了“空城”,多了几分悲壮。

初六那天 ,原本是高三学子约定开学的日子。可恶的疫情,阻断了我的行程,但怎么挡得住我求学的路呢?早晨起来,打出红旗,亮开敞亮的嗓门,读诗,背英语单词。宏亮的声音又响起来,穿过厚厚的壁嶂,传得很远很远……

不久,学校就开网课了。我们线上听课,线下做练习。一点也不比在校松懈。元宵节那天,学校还给我们放了一天网假,老师们在班级群里分享了自己的厨艺,同学们互祝节日快乐,一片热闹。

禁足二十多天,空旷的小区里,苔藓的颜色都开始变淡了,变绿了,一直连到远方。看着这些春意,谁还会说这是一座空城。

点评:

作为一个语文人本教学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原生活写作是我作文教学的一贯做法。我把这次疫情作为对学生进行做人教育的一部大教材,把这段社会生活,作为一次作文教学的大课堂。人们在大病疫难面前表现出怎样的姿态,是一个民族最真实的镜像。所以,疫情爆发之初,我就安排学生积极投身到“抗疫”的行动之中,接触社会,观察世相,反思人类的行为,搜集有写作价值的素材,构思立意,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和抒情等表现手法,写出国人的精神。本文就是出自这次写作的一篇优秀习作。文章真实地反映了湖北疫区一个高三学子的行为表现、内心世界和精神面貌。学生从最初的恐惧,到紧张的缓解,再到主动地去“战斗”,最后从容面对,既是真实的人生经历,生命成长中的一次历练,也是一次有重大意义的写作。写作训练和做人教育都收到较好的成效。(湖北省特级教师杨邦俊)

(刊于2020年《语文学习》第三期)  

 

中小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节选)

 

1.通过电视、网络、新闻媒体了解疫情动态,主动学习疫情防控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

1)七步洗手法:洗手时,要注意用流动水和洗手液(肥皂)清洗,洗手总时间至少20秒。七步洗手法口诀是:内—外—夹—弓—大—立—腕(图9)。

2)需要洗手的时刻:在外出回来、吃饭前、上厕所后、接触眼鼻口前、咳嗽或打喷嚏后、佩戴口罩前、摘脱口罩前后、接触高频次公共物品(电梯按钮、扶手、打卡机等)后、接触过动物后、感觉手脏时等情况下要洗手(图10)。

3)口罩的佩戴方法:佩戴口罩前应洗手,检查口罩使用有效期和外包装,外包装损坏或超过有效期,禁止佩戴。佩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颜色深的一面朝外,颜色浅的一面正对面部,或者褶皱朝下。医用口罩上有鼻夹金属条,金属条在口罩的上方。佩戴时先将手洗干净,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将两侧的绳子挂在耳朵上;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要求口罩覆盖口、鼻、下颌。具体见图1l

4)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摘脱和丢弃的方法:

1)脱下口罩时避免触碰口罩外侧,用手抓着系带取下,避免细菌或病毒黏附到手上,以手为媒介扩散。

2)不建议将摘下来的口罩直接塞进口袋里或丢弃,这样容易造成医用口罩二次污染。普通人群佩戴过的口罩使用后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及其护理人员用过的口罩按照医疗废弃物收集处理。

2.学生假期尽量居家,减少走亲访友、聚会聚餐,不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地方。

3.建议学生每天进行健康监测,并根据社区或学校要求向社区或学校指定负责人上报。

4.开学前,学生如无可疑症状,并且2周内没有到过疫情高发地区或有病例发生的社区居住和旅行史可正常返校。如有可疑症状,应报告学校或由家长报告学校,及时就医,待痊愈后再返校。

5.外地学生返校途中注意事项:

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建议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儿童选用性能相当产品)。

2)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物品或部位;接触公共物品、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要使用洗手液(肥皂)流动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手消毒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尽量减少旅途中进餐的频率和时间。

3)旅途中应留意周围旅客健康状况,避免与可疑人员近距离接触。如发现身边出现可疑症状人员要及时报告乘务人员。

4)旅途中做好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出现可疑症状,应主动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尽量避免接触其他人员,并视病情及时就医。

5)旅途中如需前往医疗机构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发病后接触过什么人,配合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相关调查。

6)妥善保存旅行票据信息,以配合可能的相关密切接触者调查。

6.上学途中尽量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尽量采取步行或乘坐私家车上下学。

7.开学以后,如有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时不要到学校上课,主动告知家长,及时就医,上报班主任。

8.由于当地疫情防控需要,在假期结束后不能按时开学的学生,接受学校统一安排的网络化教学课程,接受学校和教师线上管理,完成教师布置的课程和作业,做到停课不停学。

9.学生解除医学观察或康复后复课,需要向学校出示医院开具的病愈证明或解除隔离证明,方可复课。

(节选自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小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一书)

 

·《痛定思痛》栏目·

 

忆秦娥·抗疫

 

张良武

 

北风冽,

寒雨潇潇更兼雪。

更兼雪,

再恶天气,

指日将别。

战疫意志坚如铁,

万众一心永不懈。

永不懈,

春暖花开,

新冠终灭。

写于2020215日防疫值勤卡点。

 

 平凡英雄

 

一(2)班   滕若飞

 

正月初一,封城。与武汉两小时高铁车程的小城也已形势严峻。

爸爸一早就出门去上班,他戴上口罩,对我说,要照顾好自己,还有婆婆爷爷和妈妈,不要出门,不要添乱。看着严肃的爸爸,我意识到,这个病毒可能真的很可怕,不由得为将要出去工作的爸爸担心,因为他是一名社区干部,要和辖区内的家家户户打交道。谁知道那些人里面有没有病人呢?用爸爸的话说,他是高危人群,我们不能和他亲密接触。

中午,爸爸回来,脱去外衣,取掉口罩,肥皂洗手,站着匆匆地扒了几口饭,就走了。走前说:“把我吃过的碗和筷子都煮沸消毒。”从那以后,他再没有回家吃过饭,因为,来回跑还要穿脱衣服并消毒实在耽误时间,而且还会增加我们的风险。爸爸的同事里还有几位年轻的妈妈为了避免和幼小的孩子有接触而选择不回家,她们住在一起,每天只能和孩子手机视频,孩子在手机的那头哭喊:妈妈,你为什么不回家!爸爸说起这件事,眼眶都红了。是啊,我的爸爸,还有这些阿姨,都是舍小家为大家的平凡英雄。

爸爸一天的工作十分繁忙,入户各小区了解情况,巡查安排各处路口封路人员到位,将辖区内的每个楼栋都安排到专人管理,还要按照要求对确诊病人、疑似患者、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了解他们的情况,对他们进行劝服和安慰。每天都要加班,经常快十二点爸爸才带着一身疲惫回家。听妈妈说他有几天甚至凌晨三四点才回家,睡三四个小时就又戴上口罩上班去了。有时候夜晚接到电话,医院又收治了一名患者,爸爸他们就要赶紧赶回工作岗位,查询了解患者的住址、电话、社会关系,连夜入户劝说这些密切接触者做集中隔离准备。

有一段时间,每天的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数字不断上涨,爸爸很晚回到家,愁眉枯坐,烟雾氤氲,说:“我们这么拼命,人数还在一天天增加,怎么望不到头啊!”望着爸爸弓背低头,愁眉深锁,我也感觉到疫情之深重,不禁深深担忧,但第二天爸爸又早早起床投入了新的战斗!

一天晚上爸爸带回来一只小狗。原来有一户人家八口人都是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按规定他们应该去集中隔离点,但他们不愿去,爸爸就带着人上门劝说。爸爸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终于说服了他们。这时其中一位密切接触者说家里的小狗没人照顾,要带去隔离点,爸爸为了帮他们解除后顾之忧,就把小狗带到办公室,没想到小狗吵得周围居民一夜没睡好,第二天,爸爸就把小狗带回家,请婆婆爷爷代养。我问爸爸这样没有风险吗?爸爸说,让密切接触者安心地去集中隔离,这也是在为抗疫做贡献啊!

我记得最替爸爸担心的一次是,他和密切接触者有过一次没有防护的近距离接触。那天也是要去接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同行的有穿着防护衣、戴着护目镜的警察和疾控中心的医生,而爸爸只戴着口罩就和他们一起出发了。敲开那家的门,没有戴口罩的主人就冲出来,爸爸忙劝他戴上口罩,然后耐心劝说了他十几分钟,他们终于答应去集中隔离了。

爸爸的工作又辛苦,又危险,拼命工作但仍然不断冒出新的感染者的残酷现实也曾让爸爸感到看不到希望,但爸爸仍然坚持工作毫不松懈。他说,这是职责所在,不能退缩!我已经比爸爸还要高了,但看着爸爸我才懂得什么叫男子汉。爸爸很平凡,他也是我心中的英雄!

点评:

作者选取几件工作和生活小事,以小见大,展现出了举国战疫大背景下普通人的艰苦奋战。以朴实无华的文笔描绘出了社区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对家国情怀的认同与赞颂,对坚韧顽强精神的崇敬与讴歌自然流露,动人心弦。

(指导教师:闫晶蓉)  

 

抗疫记

 

一(2)班   杨瑾瑜

 

待在四百平米的空间里,我享受着难得的家庭团聚,欣赏着一个我从未见过的世界,没有不安,摒弃焦虑,默默地奉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

 “暖   炉”

“嘶,好冷……”姐姐惊呼道。即使没有一丝风,我也可以感受到那顺着脚趾向上攀爬的寒意。为此,父亲紧急召开家庭讨论大会,商议我们的取暖问题,终于结束于半夜那一阵小心翼翼的“乒乒乓乓”声中。

翌日清晨,我顶着惺忪的睡眼打开了门,却惊异地发现昨晚上还“一丝不挂”的桌子上突然多出了一件“棉袄”,从那掀起的一角下,隐隐约约露出那古铜色的一角。我好奇地蹲下去看――只见一个古铜色的门灯罩里框着一个小灯泡。我顿时明白过来,这是昨日讨论会的成果,原来“暖炉”还可以这么操作!

再次坐到座椅上听着网课老师的激情演讲,一阵阵暖流从膝盖蔓延,我的“老寒腿”终于被治好了!

   

家中迎来了米粮危机。

看着逐渐瘪下去的米袋子,奶奶反倒露出了神秘的笑容,却又吊着我,只说下午给我看点好东西。

我的午休是被那沉闷的一声撞击给撞醒的。等我走出大门,只见眼前的两条长板凳上搁着一个一看就是上了年纪的老物件――由两个圆形大“石块”和一根长木棍组成的――传说中的石磨。

人到急时也得跟鸡抢粮,这不,奶奶装了一簸箕玉米,正准备轧呢。我仔细瞧着奶奶的动作,摩拳擦踵,跃跃欲试。

终于轮到我过把瘾了。我牢牢地握住那根长木棍,有模有样的踏着步子绕着磨转了起来。我感受着那些玉米被碾碎的声音,一颗心兴奋得砰砰直跳……

   

一大早,我就觉得有什么不一样了――空气中有一股淡淡的酸臭味。正好奇呢,便见门前那块原本空旷的倒场中央摆着一张大席,晒着些白萝卜和绿青菜。凑近一闻,果然便是那酸臭味的来源之所。

昨日才听奶奶唠了几句要做点儿什么萝卜丁呀榨菜的,没想到今天就实践上了。我向四周望去,便见那路两旁的树上也挂了些那种绿色的青菜,在风中轻晃着,令我联想到电视剧中常见的那种寺庙里的祈愿树,莫名地多出了一丝神圣感来。

在一家人日复一日的翘首以望下,那些菜渐渐地在风中干瘪下去了,不复初见时的水灵,也终于可以上桌了。埋头在那加点佐料后香脆可口的榨菜中,我深切地领悟了何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疫情是无法阻挡人们生存脚步的。我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指导教师:闫晶蓉)  

 

 

抗疫进行时,感动在身边

 

一(11)班   周宇鹏

 

近月以来,最受世界人们关注的无疑便是“抗击新型新冠状病毒”的防疫工作。同学们应该也有所了解,无数医生、战士挺身而出,也有许多默默无闻的人为我们付出。他们的事迹都应该被我们赞颂和学习。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为疫情作出贡献的人。

我的小姨是生活在广州的一名律师,我的母亲是宜都市妇幼保健院的一名医生。

正月初一的时候,我的母亲和小姨在电话里讲到这次疫情在宜都的情况。我的母亲便把情况简单地讲述了一下。对于我们宜都而言,医疗物资和医疗技术是远远比不上那些一线大城市的。小姨听后,当即决定想办法为我们医院捐赠五千个N95医用口罩。

要知道,在疫情初期所有医疗物资都是十分紧缺的,更别提N95医用口罩了。况且高速封路,机场关闭,想要把广州的物资运到宜都本就是十分困难的事。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小姨依然在中山大学“领航100高级研修班”的同学群里发起来募捐。在募捐的同时,小姨也发动她的人脉,想尽一切办法,迅速组织到货源。在正月初一的晚上十点左右,小姨她们终于亲手将5000个价值七万五千元的N95医用口罩发货了。

当我们和小姨视频时,我看到小姨颇为憔悴的脸色后,鼻子不禁有些酸,心中的柔软隐隐被触动。当我问小姨,是什么值得她如此尽心尽力时,她笑了笑,说道:“宜都是我们的家乡,能为自己的家乡贡献一份力也就没有为什么了,况且,我是宜都人,也是一中人,品高学富的校训我一直铭记于心。”

我微微有些愣神,也许是……感动吧……

在随后的几天里,我们一直关注着物流的动向,这一批医疗物资多次卡在物流通道上。终于,在正月初五晚上九时许,这一批物资终于在我们即将望眼欲穿之时抵达了宜都妇幼保健院的货仓前。我们悬着的心也终于放松下来。

我怀着几分激动的心情和一众父母的同事把口罩搬进了仓库。当他们看到一箱箱口罩时,我想他们心中也十分动容。

这是保健院第一批无偿捐赠的医用物资,也是宜都第一例外地的捐赠。

前些日子,我看过一篇文章——《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在世界的东方屹立不倒》,我想正是在这样的危难时刻能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共度难关的团结精神才让我们民族受益数千年。

小姨的举动在我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里,我们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用心去感受它,用心去感动它。也许,当你在温暖社会时,社会也在不经意间温暖你!

(指导教师:吴晶晶)  

 

何处是归程

 

一(11)班   薛春雨

 

火车的“框框”声伴着几声呜鸣在远处从窗外传进屋里来,挑灯提笔,光下几只飞蛾扑闪着朝灯丝里钻去,遇着热又踉跄几下躲开。我铺开一张纸,捻着笔身的纹路细细落笔,描一幅水墨山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空气中只残留下红纸皮爆竹的烟火味,以至门可罗雀的时候,父母终是因着工作原因送我回老家。

车路颠簸,沿途无话,大约是父母终将忙着上班心绪沉闷,而我也在沉默的寂静里无话可说。我只好默默的注视着窗外,瞧着隔着一层青玻璃的纷杂交错。

聒噪。街道上的人其实早已不像以前一样多,只有稀疏少许,却是带着口罩,埋头单指划着手机步履匆匆,商铺还有开着的,年后不久,这个城市依然“活着”。我看见抿嘴皱了皱眉,手机提示音,接电话的长侃,店面里的音响,包括走路时裤腿快速摩擦的沙沙声……似乎都在耳边扩大,独属于城市的声音从不曾远离。聒噪,真是聒噪。内心多了几分烦躁,快节奏的生活似乎萦绕着城市生长,寥寥无几人的街道,也会看出几分影影绰绰的忙碌来,我惧怕无休无止交头接耳般的聒噪氛围,几声浅叹含在喉间却是无可奈何着接受,何归?

封闭。车已经上了桥面,快要离开城市。窗外的树木和路标依旧在眨眼间晃过,然而回过头,灰水泥的高楼却是安详般慢悠悠站着,紧凑的钢筋将它捆绑着,从后窗看着渐渐远离的高楼,忽的记起每层楼都有个几尺的窗台,而它如蜂巢般被侵占完全,人们从窗里仰起头看着星空的时候,大约也如同管中窥豹,井底之蛙一般浅薄定论。封闭,楼层小居,空间再大,头顶的几层人家总让我压抑心绪外露,不自觉呼吸有些厚重,不逍遥在天空下,又怎么算自由?即归。

歆享。不知何时已到老家的地区,崎岖山路的沿途野景舒展了我半锁的眉,打开一点点车窗,一股清香迅速钻进鼻子里,不等嗅个明白就迫不及待地深吸一口,餍足的笑开,我知道这是独属于山间的泥土草木香。过桥,环顾是入眼山水,清溪泥鱼,微风拂乱发丝扰颤了眼睫,清甜空气和着几两凉意浅嗅入口相融,回甘如醇醴。我看见后视镜里,父亲的眼角舒展开来,深如刀刻的纠葛褶皱松快几许,母亲的嘴唇浅浅上扬些许,是转头和我一般闭着眼含着些笑意,任轻风抚上她疲惫的眼睑给予宽慰,我心里不自主泛起心疼和难过。既归。

一隅。终是念来了独处的时光!抛却喧嚣峥嵘的粗砺砂轮般过活,我寄付几缕幽思赠予独处的自己。拭去满身尘杂,安坐在木椅阖眸,嘴角不自觉朝着空中闲散几分情趣扬起笑容。暖色灯下是一出白蛾戏火,晚夜书香。我蜷起指骨轻轻叩着桌面,传来的只有厚重的沉闷木质回音,我用指尖小心捏起书页翻过,撩人心弦的仅是那哗地作响的轻巧纸质华声。窗外是我触手可及的天空,我随时在夜幕下对影邀约,三人做伴。这一隅,纯粹、自由。

我终于在静谧无声的窗前与自己握手言和,抹开她紧锁的眉目,提起她的唇角。

“此心安处是吾乡。”

(指导教师:吴晶晶)  

 

战疫,期待春暖花开

 

二(6)班   胡其菲

 

2015年比尔盖茨在美国著名的TED发表演讲,主题是:未来最大的灾害是病毒。在此间,他提到埃博拉。他称,埃博拉之所以得以控制是十分幸运的,其中三个原因。第一是医护人员的英雄事迹;第二是病毒本身,它并非以空气传播,并且当人拥有一定传播能力时,只能卧床不起;第三是病毒并未传染到都会区。

可就在2019年春节前,中国湖北省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爆发。这次病毒,第一仅以呼吸道飞沫与接触便可传播;第二感染前期症状是与普通感冒相似的发烧和咳嗽,拥有一定传播能力时仍可活动;第三病毒爆发在有着一千多万人口的湖北省省会武汉。

国内疫情,来势汹汹,如一张黑色巨网,无声蔓延,渐渐要将整个中国笼罩,然后吞噬。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早已打响,全世界的目光锁定中国,中国该如何打赢这场硬仗呢?

生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当全国上下因病毒来袭惶惶不安,当胡编乱造的谣言一次次转载,“生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是习主席对全中国人民许下的承诺。也许你没见过一线医护人员脸上深深的勒痕,但你一定见过橘色环卫服套上白色防护服的坚定;也许你没见过“吹哨人”李元亮发现病情异常撩开病毒面纱时的警觉,但你一定见过90后主动请缨决心告别家人的背影;也许你没有听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此时紧绷心弦要挫败一切反动势力的誓言,但你一定听过小区志愿者送来订单上的果蔬而按响的门铃。为生命护航的方式不同,为责任坚守的成色如一。我们在家的岁月静好,都是因为有他们在负重前行。

戮力同心,风雨同舟。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疫情必可破。当好心市民一次次丢下几箱口罩,一句未言就转身离开时;当千千万海外侨胞爱心传递,喊话外媒停止造谣时;当各大院校医学部的人勇赴战场,在火车站相遇互相打气时;当一省负责一市全面实施,一车车新鲜蔬菜进入湖北时;当死神的镰刀在湖北省上方起起落落却又让全中国人民协力扛起时。祖国有难,虽远必应。一个信念,一次援手,一声召唤,无欲无求,无怨无悔。是他们让我们相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可到来,没有一场风浪能掀翻中国这片大海。

疫情不分肤色,抗疫不分国家。疫情到来,患难见真情,向胜利攀岩的途中,我们从不是一个国家在孤军奋战。从巴基斯坦寄来的包裹,被一圈一圈的胶布缠绕,却封不住沉甸甸的感情;日本寄来的纸箱上,“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短诗,让多少中国人民热泪盈眶;伊朗人民录制的加油视频,一句”伊朗人民永远支持你们”又带给了中国多少鼓励与勇气。中国会记住,中国人民会记住,这份情,难以忘怀,天地可鉴。

我们知道,疫情背后的苦,说不完。为疫情出力的人,更说不完。不论你身在何处,不论你是否安康,但都要坚持,只有我们睁开眼睛醒过来的时候,黎明才会到来,每一个你,都要相信:

中国能战胜疫情是绝对的,第一是全中国一盘棋的信念;第二是令人惊叹的中国速度;第三是世界多国汇聚的庞大力量。时间将会表明,行动将会证明,疫情的拐点已经不远,武汉的樱花终将盛开,而全中国终将骄傲地吟诵余光中先生的那一首《民族》: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也听见,

沙也听见。

 

  

 

二(8)班   孙晨怡

 

正如一切大事件发生前那样,起初只不过是一个市场,一个感冒患者,一句似真似假的言论,大多数人都没有太当回事。接着在某个临界点,一切都像凭空生出来似的,矛盾陡然激化。在一个夜晚的时间里,属于春节的欢闹凝固了几分,而疫情让本应放松的无数根弦绷成满弓,让本应团聚的家庭分别,让本应闲下来的无数双手托起黄鹤楼。

此后每一天,最让人揪心的便是新增确诊病例数,我们看着它从三位数涨到四位数,从一开头涨到二甚至更多,从让一般人觉得大不了到让每个人都神经紧张。又加上封城前有几百万人离开武汉的消息传出,我们头上似乎多了层如那几天的天气一般的灰暗的东西,它稀薄,但仍十分明显地宣示着一个事实——疫情真的来了。

在那以后,列车停运,主要干道被封,接着是一般公路和小区。确诊病例只增不减,死亡病例却不断攀升。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待在家里,足不出户。一架架飞机飞向武汉,全国的爱心捐助如溪流汇成江海一般流向三镇。然而最能刺激我们神经的,依旧是那些勇士们疲劳且忙碌的身影,是官员的不作为和欺上瞒下,是堆满物资的仓库,是假期一而再再而三延长的消息。但我们在努力,在努力让事情变成它本来该有的样子,我们在呐喊:岂曰无衣。

疫情正如一架放大镜,让潜在的问题无限放大,但更多的是将微小的善心和人情放大,大到如阳光般灿烂,大到冲破疫情的隔膜,让每一颗心温暖。我们看见,看见那一个个逆行的背影,看见崛起于平地的医院,看见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的上门调查、记录,看见那些疲惫的眼终于多了睡眠,看见那些陌生的脸逐渐多了笑颜,看见那些平凡的人不输英雄的勇气和信念。

大概是在初九,我所居住的小区有确诊病例,爸妈的手机一次一次的响起,开头永远是那一句大同小异的话:“没事吧。”虽然挂断电话后私下里抱怨,可他们嘴边明显挂着笑意和感激。我们把早就清理好的房间又消毒一遍,每天开窗通风,自测体温,七天后并没有发烧等疑似迹象,虽然嘴上没把疫情当多大回事,时不时还开开“把你送到医院隔离”诸如此类的玩笑,但从没敢掉以轻心。保持一颗平常心,享受这不可多得的假期,增进平时淡漠了的感情,默默为那些前线的战士祈祷,这一切,并没有那么糟。

疫情依然严峻,小区还在隔离,但街上有了生气:新增病例还未归零,但数字已是一降再降;医疗资源还不充足,但一班班列车和一架架飞机仍然向武汉输送新的战力:社区人员还在上门排查,但脚步不再那样急促;中华民族受了大打击,但我们也深知多难兴邦,收下了教训;我们看着天空一次次堕入黑暗,但心中早在黑夜前便点亮了黎明。

(指导教师:蔡琼)  

 

授光天下,山河不夜

 

二(8)班   郑瑞希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纵风雨漂泊,罹受病害,总有人于沉霭中破云而出,总有明亮刺破黑暗。“授光天下,以照四方。”不问前路,无谓生死,肩担道义,心向黎明,因为他们,万世太平;因为光亮,山河不夜。

“虽千万人,吾往矣。”他们以血肉之躯,为病人挡住死神的镰刀,他们日夜奔走,用心中温暖救他人生命。他们披甲挂帅,83岁的钟南山直入疫情一线,于风雨中擎起生命的明灯。他们不顾生死,拼上生命,与疫情赛跑。金银潭院长张定宇直面重症病人,成为这场疫情“暴风眼”中的定海神针。她们剪去青丝,立下生死状,抛下家人,舍弃安宁,请愿抗疫,不论前路凶险,留给世间最美的背影。生死面前谁不怕,“然所欲有甚于生者”。“我深知感染病给人带来的痛苦和折磨,我毕生的愿望就是消除这种痛苦和折磨,对不起儿子,我们短暂的离别是为了千家万户的欢声笑语……”在一封封家书里,别离的哀伤让我们泪目,然而毅然奔赴的背影更让我们感动。只有医之大者,方才这般惠泽苍生,救世济民,虽凡人身躯,却比肩神明。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非只医者圣心,举国上下,心系荆楚大地。60小时火神山医院建成,这是举国之力的中国速度;“一省包一城”,这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担当。从支援口罩到派遣医疗队,从阿里的企业担当到如今的全民义捐,非只华夏,更兼海外,俄罗斯千人飙中文为中国加油,“巴铁”愿调集所有库存提供援助,友好邻邦日韩,举全国之力,助中国抗疫,……“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疫情之下,温暖如涓流,汇于所盼处,必将撕破黑暗,山河不夜!

“我常常把自己比作小草,小草能生在高山、峡谷、河溪旁、峭壁上,它以不同方式,为大地献出自己的翠绿。”纵然我只有一片绿叶,但我相信春天会来。无论是83岁的拾荒老人捐出1万元积蓄,还是10岁小女孩捐出小黄鸭储蓄罐……四海八荒,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在尽自己的力量。我在湖北省的一个小城,同为荆楚大地的子民。我所在学校的同学们自发为抗疫捐款捐物。我的父亲作为机关工作者,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参加抗疫防控工作,从大年初一开始一直坚守在抗疫岗位上,尽职尽责。而我的母亲一直开展着网上教学,关爱着她班上的每一个孩子……华夏大地,我们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着平常的事情。正是有了你我的坚持,我们才能战胜恶疫,迎来春天。

在这个严冬,总有人用医者仁心,燃烧自己,点亮他人的生命。

在这个严冬,总有光亮从四方汇聚,挣破黑暗,迎来黎明。

在这个严冬,总有千千万万平凡之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举起小小的火炬,发出耀眼的光芒,成为自己的英雄。

正因为他们,也因为我们,我相信:“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那时于满城樱花中,我们携手并肩,观那白云千载,望那黄鹤悠悠,那一天,我们登临远眺,共赏这“山河不夜天”。

点评: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小作者感受到了人人都在为强大的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既讴歌了冲在疫情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也肯定了坚守在平凡岗位上做出力所能及的平凡人,满满的正能量,坚定了所有人抗疫胜利的信心。

(指导教师:蔡琼)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二(8)班   江雨竹

 

在我随父母赶到宜都的路上,我们受到了重重检查和审核。一段又一段远山的翠微向后铺开,初霁的天气整条公路空空荡荡。我忽然明白“国泰民安就是人声鼎沸,车水马龙”。

因为疫情,我们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提交材料、测量体温。当带着一身疲倦来到小区门口时,那里站着一群人,束手而立,在不远不近的距离间闲谈。我想疫情之所以如此难以控制,不就是因为这些不守规矩的人么?当我们下车的时候,他们忽然围了过来,竟然七手八脚的帮我们提起包裹,更是贴心地送到了门口,整齐地堆放在了电梯前。

发生在这不到五分钟之内的事,令我感动!因为我明白,不用说在湖北这个疫情的首发省,这偌大中国的每一个角落,都有一群平凡或不平凡的人们,在想尽一切办法为他人提供帮助。可是只要一个猜忌的眼神,就足够令他们心寒!当疫情来临,当上天将苦难再次降临在我们这个民族身上时,那些曾经事了拂衣去的英雄,又一次站出来,请战书漫天飞着,落下的是我们动容的热泪。

可是,我们同时也要反省:红十字协会流失的基金去了哪儿? 英雄逝世却还有作秀成份背后的官僚主义,以高额的价格贩卖口罩的黑心商家,恶意也未曾减少!只要网络上还有各种各样的谣言以讹传讹,我们的教育就还不够。教育的目的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钟老和李兰娟医生那样随时站出来报效祖国!

国人引以为傲的悠久历史:五千年前,我们和古埃及人一样面对洪水;两千年前,我们和罗马人一样四处征战;而如今我们和美国一较长短。时间的轮盘转换,世界的牌局总是少不了中国,是因为这个民族有些东西是不容亵渎的:天破了,自己炼石来补;洪水来了,自己挖河渠疏通;疾病流行自己试药自己治。斧头劈开的天地之间,我们一直在坚守,我们一直在反省,我们一直在一起!

那些命悬一线的病人,那些和老天爷抢人的医护人员,别害怕,对于死神,我们只有一句话“Not today”,那座人心惶惶的“空城”,别担心,即使天气回暖,万物还未复苏,那是日历撒的谎。只要还有一座城市“冰封雪飘”,我们就不忍心立春!

从遥远的地方传来的那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终会传到每一个人耳边化为勇气,在疫情结束后穿越人海,拥抱我们的爱人!

我们一直在一起!

 

我的回“疫“录

 

二(9)班   尤俊杰

 

可以说,今年的春节,是我过的最没有年味的一个春节。

为什么这么讲?

就拿除夕夜的当天来讲,我并没有像以往一样端着瓜饼糕点摊在沙发上看春晚,而是拿着手机怀着忐忑的心态点开微博热搜。不出我所料的是,前十条热搜中有九条都是和疫情相关的内容。但更让人心碎的是,这些热搜无一例外带来的只有负面情绪。电视虽仍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我的心思却仅仅停留在我面前这小小的屏幕上。耳边满是歌舞升平,眼中只有热泪盈眶。

令人讽刺的是,也是在除夕夜,我真正守了一回岁。在床上翻来覆去的我,仔细想了一下:在以后,我要如何给自己的晚辈们像是讲故事一样讲起这一切的起因。或许是那个海鲜市场?或许是某只蝙蝠?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知道,一切的病因或许应该从我们人类自己身上来找。事在人为,这次新冠肺炎,完全可以理解为大自然对我们的报复。现在人们是开始关注那些卖野味,吃野味的了。可是这种事情难道是第一次发生吗?十七年前,有着同样嘴脸的人类,终究还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这么多年走过来,经济发展了,科技进步了,但是我们依旧没爬出这个深坑。所以,无论结果的好坏,也只是我们的咎由自取。不知道吸取教训加上自己的任性,带来的只有惨痛的呐喊和凄凉的哭声。摔倒了就要立马爬起来,小心以后会再摔倒,因此接下来走的每一步都会小心翼翼。三岁小孩都明白的道理,但是我们人类这么庞大的种群却好像始终不能明白。

微博作为人们了解疫情消息的第一阵地,被媒体们投入了各种各样的报道,新闻也好时事也罢,很多报道都包含了一样东西:牺牲式的奉献。但这些报道似乎是故意在贩卖群众们的泪水一样。看了总是催人泪下:“陌生人送口罩到派出所后迅速离开”“一护士在医院外与女儿隔空拥抱”“武汉少女每日给武汉医院做饭800份”,不得不承认,这些报道确实是很让人感动和振奋,在这灰色的时间还能感到这个世界仍然还是有美好事物存在的。但是仔细想想,如果在这之前那些吃野味的人明白什么叫病从口入,这一切就不用也不会发生了吧,他们本来不必。假如,人们仍会记得什么叫痛。

我不能全篇都写一些悲观的东西,但是事实是,一场肺炎把我们这个国家人民中最深处的东西都挖了出来,有火神雷神的中国速度、各行各业的捐款,也有某些唯利是图者的哄抬物价,发国难财。有平凡的天使,也有牛鬼蛇神。病毒仿佛成了一面照妖镜,让我看到了一个立体且真实的中国。

当然,中华民族是一个在苦难中历练过来的民族,自然也不会被这次肺炎所击败。我看到很多人,即使无法出门,仍然会以一种开朗乐观的态度,按他们自己的节奏生活着。我们的人民懂得苦中作乐,懂得即使乌云再黑,总有云开雾散的一天。泰山再高,终究还是能越过。所以,我们在探明了黑暗之后,何不高举火把,活在当下?过好现在的每一天就是过好这一生,因为一生不正是由一天天所组成的?以后还有以后,明天还有明天,人生就这么长这么短,我们不知道明天是什么样,后天又是什么样。过好现在的生活,也不至于在未来会再去馋曾经吃过的火锅,喝过的奶茶。疫情过后还可以做你想做的,见你想见的。微风仍在吹,暖阳仍在照。但是现在呢,过好自己的,为了自己也是为了别。更何况在以后你也许还会再想念这段强制你在家休息的时光呢?

冬天终将过去,春天终回大地。

 

2020,我为疫情发声

 

二(10)班   章运欣

 

轻轻地,轻轻地,春天的脚步近了,离你我相聚的日子又近了……

2020,爱你爱你!一个挺押韵挺美丽的数字,但无数人想2020重新来一次,为什么呢?你我深知,2020的确发生了许多大事:新型冠状病毒的突然袭击——这个春节,我们以“静”致敬;巨星科比的突然离世,我们再也见不到凌晨四点的洛杉矶;……的确,听到这些,若时光能倒流,2020再来一次吧!但是,2020真的应该重来吗?不!不应该!因为2020年我们认识了一群最美“逆行者”,听到了无数动人的故事,看到了许多奋斗一线的身影……因为你们,2020丰厚充实;因为我们,2020温情暖暖;因为他们,2020精彩纷呈!

2020,疫情已经发生。此次疫情是祸也是福,克服的是困难,团结的是人心,留下的是反思。

“困难越大,荣耀越大”,2020年,印证了哲学家西塞罗的这句名言。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克服的是困难,得到的是支持。

疫情防控就好比一场游戏,需要步步落实方能继续向前。

疫情期间,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庚子鼠年,没了春节的串门拜年,缺了朋友间的开心一聚,少了外出游玩的自由自在,我们宅在家以“静”致敬。因此,无聊是你我的难关。一起床,一坐下,手机不自觉的被掏出,成为了你我消磨时光的工具,逛微博,读头条,时刻关注疫情动态;刷抖音,看快手,妈妈们学跳健身操,爸爸们只乐不行动,还有许多人们录制视频为抗击疫情加油打气……

稳定民心,拒绝谣言,加强市场监管是国家、政府和党员们的难关。疫情来势汹汹,大到国家,小至个人,都是一场突击战。疫情一发生,国家各级领导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打响疫情战,安排专门督察组前往疫情防控一线,出台一系列大大小小的禁止出售野味,稳定物价等的法律文件,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政府大力宣传疫情知识,坚持政务公开,公开透明发布疫情信息,深入基层,走访群众,坚持每日体温检测,保证群众生命健康。党员们更是冲在疫情一线,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加大执政力度,杜绝谣言,为人民群众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攻克病毒,坚定信心,自我保护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医护人员,警察们,送货员们,清洁工们等坚守一线的无数平凡人的难关。新型冠状病毒很可怕,一不小心“爱上你”。疫情发生以来,这些人几乎每时每刻和病毒“打交道”,他们不怕吗?怕!他们不累吗?累!他们没有家人没有牵挂吗?有!但他们毅然踏上这“没有硝烟的战场”,拿起他们的“武器”,努力扮演好一枚普通螺丝钉的角色,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每天看着素不相识的人因疫情离世,有时甚至是家人、朋友、同事,他们绝望、痛苦、难过,但是一会儿的悲伤过后,他们又要“重返战场”,这难道不是一种无形的折磨与压抑吗?所以,英雄们,请你们挺住!坚定信心,我们一直与你们同在!

医疗物资紧缺,医护人员紧张是工人们和病人们的难关。疫情传播速度之快,大量物力人力跟不上,各地的工人们连夜回厂赶制口罩,防护服,目镜等医疗器械。十天内,“雷神山”“火神山”建成,各地医疗队驰援湖北,人民子弟兵前往疫情一线武汉,其它国家和各界人士捐赠医疗物资……

无法走进校园,丰富充实自己是无数学生与老师们的难关。网上流传的段子说“这届高三生于非典,考于疫情”,的确如此,对于高三是一个挑战,不仅要调整好心态还要自我约束与控制,做好最后冲刺,其余年级学生亦如此。对于老师们,面对新的线上教学模式要探索学习,尽自己最大努力给学生提供优质教育,做到停课不停学。

诚然,疫情克服的困难远远不止,我们都应积极响应当地疫情防控号召,虽不能奔赴一线,但不给国家添乱,有计划的过好每一天,提升自己又何尝不是一种奉献呢?

“待到山花烂漫,一起笑对阳光”,2020年,诠释了网上流传的这句话语。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团结的是人心,凝聚的是情感。

疫情防控就好比一座桥梁,需要携手同行方能行至远方。

脱下白大褂,他们是父母的孩子,忙碌的父母,平淡的夫妻。日复一日,生活总有柴米油盐,酸甜苦辣。有网友曾说“医生和护士这个职业,说起来也没什么特别,无非是亲戚朋友遇到头疼脑热会想起的那个人”,有时感觉好像是这么回事,但是直到生死关头,与命运交手,与死神对峙——他们穿上白大褂的身影,让平凡的世界有了“英雄”的模样。那一张张被口罩、目镜勒出深痕的脸颊,一双双憔悴却充满希望的眼睛,一只只被消毒水泡的起茧的双手……看了着实让人心疼!他们不图名利,只因救死扶伤是医生护士的使命!他们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他们哪有什么逆天法术,只是在鬼府救人!是啊,这个世界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罢了!

俗言道“灾难之中,更见人心”。有人趁着疫情,发财致富;有人为了保官,瞒天过海;有人避之不及,落荒而逃。但唯独他——钟南山,逆行而上。“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钟南山院士用迟迟的暮年向我们证明我们该如何书写自己的传奇。非典那年,有他的身影;当下疫情,他的身影更是为全国人民打下了一剂“”强心针,让全国人民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疫情期间,不仅有专业医护人员冲锋在前,很多身处武汉的普通民众,不惧疫情蔓延,主动投入到防疫一线做志愿者;有的武汉人暂时没发现身体异常,也坚定地选择留在武汉,避免出去后感染他人……23日凌晨,杭州建兰中学804班班主任郭简在朋友圈如是说:“无法冲锋陷阵的教师,唯有守护好自己的职业,教给我的孩子们,做一个有大爱有大义有专业有贡献的人!”各地警察也不畏风寒,坚守在各个高速出口,“危险是他们的本质属性,逆行是他们的标准动作”应该是对他们最好的评价吧。还有许多演员歌手们用歌声为一线人员,为武汉,为湖北送去温暖……虽然他们不能拿着手术刀救人,但他们都努力地以自己的方式为一线人员带去快乐与希望。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那就是众志成城,打赢疫情战!

因为一场疫情,我知道了原来英雄也不过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因为一场疫情,我见识了世事无常,却也感受到了温情与美好。疫情虽空间上有距离,却拉近了我们心灵上的距离。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生而为人,生而为众生,每一个中国人都应团结一心,相信“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你什么样,中国就什么样”!

“要让我写自己的历史,我就写我的错误”,2020,反映了周恩来总理的这句名言。疫情防控阻击战,我们留下的是反思,获得的是新生。

疫情防控就好比一面明镜,需要时刻照照方能查缺补漏。

疫情发生突然,虽然中国的措施及时得当,也得到了许多国家领导人的好评与支持,但是我们就没有可以提高与改进的地方吗?回答是否定的!

各地公共卫生管理部门要寻找差距,补齐短板,加强对“野味”的市场监管;国家应完善对于禁止野味的法治建设,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合理配置资源,维护正常生活秩序;各医疗生产厂家要储备医疗物资,加大有效供给;党员们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疫情工作落实,抓实抓细;人民群众要发挥主人翁的精神,积极开展民主监督,坚决防止“灯下黑”……

疫情的突然来袭不仅与这些领导干部有关,更与我们自身息息相关。中华美味佳肴数不胜数,为什么你偏偏喜欢上“野味”?是为了炫耀你的资本?是为了满足你所谓的虚荣心?还是故意为之?有病要及时就医,更何况是传染病,这点基本常识你我他没有吗?你是否曾想过,这不仅耽误了病情治疗,还牵扯了他人啊?疫情期间,禁止闲逛乱跑,我们为什么就不能管住双脚呢?难道真的需要那些“板上钉钉”的拘留说明来约束自己吗?当耄耋之年的老人孤身登上逆行的列车,迈进重症的病房,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抱怨宅在家里的无聊啊?

所以,这次疫情对于你我他都是一次警示,疫情过后的反思远不如此。作为一名时代青年,身处在“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伟大时代,我们不应只做疫情的过客和看客,而应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坚信此后若没有炬火,我便是这唯一的光!

疫情期间,世界各地的朋友们都在关注中国,关心湖北,关爱武汉,作为一名湖北人,内心十分感动。我记得有一位网友写道“以后,一定要去武汉,这座见证生命的顽强与脆弱,见证希望与绝望交织,见证无数泪水划过脸庞,见证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城市,早已塑造了它自己的灵魂,留下了永不磨灭的精神”,好一个我要去武汉!道出了无数中国人乃至我的心声。 那年非典我还未出生,今年疫情有幸见证,身为宜都一中高二学子,我希望通过笔来记录属于我的声音,永远保留这些最美的画面!愿疫情快快散去,你我能拥抱太阳,迎接美好的明天!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90后”在行动,“00后”在发声。向阳而生,逆风飞翔。乘风归来,一如故往。挺住!加油!

点评:作为00后的小作者能够面对疫情来临的大事件,从“克服的是困难,团结的是人心,留下的是反思”三个方面发声,表达自己真切的感受和深刻的思考,既有感动人心温情,又有发人深省的理性,实属难得。

 (指导教师:王斌)  

 

 

疫情肆虐  愿天下人无恙

 

覃兆梅

 

古语云:父母在,不远游。每年春节,我们从来不用订出游计划!直接回五峰长乐坪呆着。两边老妈都在那。亲们也多在那。至亲挚友,在外打拼的亲们,也会力尽千辛往家赶,个把月前就在总动员,就为抢一张回程票!聚一起过节,传统观念是越热闹越好!烤柴火,炖腊肉,咪苞谷烧,喝五峰茶,打小麻将,玩花牌,串门,拜年,吃香的,喝辣的,桌儿上桌儿下……都是保留节目。

可是,今年不同往日。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严重,吓死个人。武汉为最,恰逢春运,九省通衢,四散开来,各地纷纷告急,形势越来越严峻!“州司临门,郡县逼迫”,封城封村,交通停运,“臣之进退,实为狼狈”,好多人装备不齐,被困一隅,诸多不便!各回各家,各看各妈,隔离,被隔离!你愿意,或不愿意,都一律! 相较那些困路上的尴尬湖北家乡人, 心里真是既心疼又担心!那些宅家里,在床上“烙炕饼”的,实在是百无聊赖的幸福!还叽叽歪歪个甚?

礼不尚往来。头一回,劝他乡儿女晚辈不用回家过年。好不容易抢到的车票,只好恋恋不舍地退掉!好不容易屯的年假,准备回家多呆些天的,也只能作废!跟长辈表示抱歉:不回来拜年了,红包在呢,择吉日送到。年纪尚轻的,玩手机,关注新闻的,自然理解,重视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深知感情诚可贵,生命不能开玩笑!可是,不认字的老人家,乡民,执念传统过年拜年方式的,却以为,人情更重要!侥幸地以为“未必就闷背火”!而不知道鲁迅在《祝福》里有言“我因为常见些但愿不如所料,以为未必竟如所料的事,却每每恰如所料的起来,所以很恐怕这事也一律。”自己宅家里容易,可是闭门谢客,措词很让人费斟酌!太直巴,怕伤感情;半推半就吧,又让人忧心忡忡!窝家里,吃了睡,睡了吃,“炕饼烙过A面烙B面”,很是无焦过。

被困在城市的,人心惶惶,伺机逃往乡里;乡里人又狐疑:该没带病毒吧?身在乡里的,又担心:万一中招了,乡里医疗条件跟不上咋办?过完节,啥时候能去上班?怎么去上班?其实,上个鬼班啊!谁敢?常年外出务工的,心里琢磨着:今年出门是不行了,只怕要种田,就是能出门谁敢招惹湖北人啊?有新人掐算好了百年难遇的吉日,要“2020·02·02”拿证的,也只能眼睁睁被动延期!有参赛书法作品没完成,截稿日期临近,困山里了写不成字,搓脚捻手,心急如焚的。书友调侃:实在手痒,就把家里锅巴烟子和自来水调匀,过书瘾的!

大家一方面互相宽慰:不必恐慌,相信科学,相信政府,相信众志成城。告诫自己,不信谣,不传谣;一方面又不敢怠慢,时刻关注网上消息,进展,转发给最关心的人群!宁可信其有,不可枉断无!万一呢,输不起的!

真让人纠结!

以前看标题党发文,往往最不舒服的就是后附括号——(看哭所有人),扯蛋!从不屑点开。心想,哪那么容易哭?可是当看到在这样最危险的时刻,都总有白衣战士,武警官兵,爱心人士,不避凶险,主动请缨,义无返顾,冲锋在前,就频繁地湿了眼眶,泪不自禁。

天若有情天亦老,病毒无情人有情!

 

 

   旅(节选)

 

张祖华

 

2020124    旧历腊月三十

七点。麻阳。

传统年节,在麻阳人心中仍占着神圣位置。与昨日比,麻阳大街没有什么大改变,似乎更热闹。如流的小车、涌动的人群、堆积如山的年礼,将并不宽的大街挤得更小。这当儿,还或亮或闷地响上一阵劲鞭和爆竹。手机网络不断传来消息,从武汉弄出的疫情正在加重,全国不少地方的人已染上新冠状病毒,正被隔离,有些人已经死亡。可是,眼前的麻阳城仍是风平浪静。一个不可以回避的正在四处流播的恶疫,在麻阳多数人看来,还只是一个遥远的传说。人们按照固定不变的节奏,迎接着新年的到来。

九点。离开麻阳,驶上包茂高速奔向桂林。一路经怀化、洪市、会同、靖州、通道、龙胜。如随意翻书一般浏览着一路的高山、小溪、旷野、村庄和城镇。深冬的大地是安静、萧瑟、肃然的,不见任何喧嚣,即便是群聚的城镇也清冷无声。大地虽然静肃,但无法掩藏自身的厚实、深沉和壮美。看着千草百卉瑟缩、凋零的大地,我心中升起的仍是炽烈的热爱之情。此时的山川,看似死寂无声、苍白无色,可是,待到明年春来时,定是万紫千红、欣欣向荣一片。

到龙胜五通附近,我们拐下高速,进到多尘的乡路,不急不躁地行着。所见是灰色枯瘦的田地、低矮无序的农舍,这是寻常不过的乡景。五通离桂林还有一段距离。作为山水“甲天下”的桂林,风景一定是世间绝美的。睹世间绝美风景,不应疾驰而至,宜如倒吃甘蔗,慢慢地接近越品越有味的中心,应以一颗从容、宁静的心去看它那超然的神奇,去欣赏它那最具魅力的风姿,最迷人的色彩。

再行一阵,在平野谷地和坡度平缓的群山上,出现大片大片矮小深青、枝繁叶茂的团树。我陡然想起,这不就是桂树么?

我们已进入桂林!

转过大片桂树林,远远地,我突然见到曾在电影中见过的那种深青色的山。不高,有一种独异的气质,与四周平地灰色的乡景完全不一样,我被深深地吸引了,在车上侧着身目不转晴地望着……不用猜,这就是那条著名的让人朝思暮想的河流——漓江上最动人的风光,天下独一无二、真正世界著名、只能属于漓江的生命奇葩。我看到了仙境的样子。此时,我想用最美妙的词句来形容,可是,面对这独具个性魅力的罕有珍品,我感到词库的空洞和贫乏,感到联想力的低下,除了说“好看”,再也找不出更好的词儿。

可是,当我正沉浸于这青山惊人的美丽时,大量的从平地上涌出的灰色楼群,将这青山慢慢地挡住,我在楼群缝里寻找着它的影子。可是,大楼越来越多,越来越高,那青山的影子完全被摭掩。车子在楼群间穿行,慢慢驶进桂林市区中心。我扒着车窗,仍努力捕捉着机会寻找刚才那一点让人惊魂的青。然而,那群集的摩天高楼最终让人失望。除了高楼,就是那如河水一般急速狂奔的车流,就是那潮水般涌动的人群。不见了山青,我就开始在楼群间寻找那条著名的漓江河,我希望看到她的真容,真正看到她如罗带一般的纤细,看到她那干净无染的清澈,看到清澈小流里的石子,然而,我们车子在市里转了好半天,也未能揪住她的影。后来,远远地在城中望见象鼻山的影子,才有机会亲近我苦心寻觅的河。我眼前的漓江,与我想象的不一样,那自由伸展的青罗带,被一座现代都市腰斩掉,密集的城建使我无法睹其全貌,这条河也并不如想象的清澈,城市无止无尽的垃圾正无声地伤害着她,漓江之上已积下可能永远无法洗净的污垢,她不再清洁。漓江,原是一条清澈、干净的河流,大自然本来是将她安设在野地乡村的,美丽的漓江只能在乡村野地自然地流淌。谁知道一座城竟在她身上崛起。漓江的水,漓江的青山,也被切割得肢离破碎。是漓江流错了地方,还是这座城建错了地方?漓江和她沿岸的青山,变成这样子,到底是谁的错?大自然,无论是什么地方的大自然,一定是美的,纯洁的,是世间最好的生命,可是,为什么人类一旦涉足其间,那最好的生命就会变成另一种样子?

象鼻山,是我早在影视、画报上见过的景致,这是桂林标志性景观之一。既来到这里,就应亲身感受一下。临近景区大门,管理人员向我们招手,指点停车位置。可是,突然,他朝我们恶狠狠地连连挥手,脸上的表情一时变得十分僵硬。瞬间,我明白了那人看到了车牌号上那一个这段时间让人特别敏感的符号——“鄂”。恶疫正四处流播,此时旅行在外的武汉人、湖北人,不管你现在是不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人们很可能对你“另眼相看”,这是生物自我保护的本能,我很能理解那挥手人排拒我们的心。可是,也就在这一刻我强烈地感到了一种不应有的屈辱!一种行在异乡的寒冷顿时袭上心头!

尽管我们一时不大待见,但是观景的热心丝毫未损。我们可以被人排斥,但绝不会被大地拒绝。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我们掉转车,离开桂林市区,沿着国道向阳朔缓缓奔去。还是中学生的时候,我就知道桂林到阳朔一带自然风光是非常美丽的。我曾有一个计划,背着背包,从桂林市出发,沿着漓江徒步到阳朔,好好感受一下漓江两岸几十里的田园风光。机会来了,竟遇上罕见的疫情,加上天阴阴的,似乎很快就要来雨,只得打消这个念头。

从桂林到阳朔的国道,是宽广的,平整的,但上面的车辆并不多。在道上步行的当地人也很少很少,来这里徒步观景的外地人更是不见。今天是大年三十,人们习惯于在家守岁,加上现在恶疫猖獗,人人惧怕病毒感染。很自然地,即使是“山水甲天下”的世界著名景地,也成了真正安静的旷野,无论她有多么美丽,人们也没有什么兴致来欣赏。像我这样有意打破过年常规,不惧恶疫带领一家人驱车千里行走在大地上,寻找一种荷尔德林所说的诗意地栖居的人,那更是寥寥了。不管我现在看到景还是没看到景,我对自己是满意的,如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所说,在我们物质生活基本得到保证后,应用心地朝着另一种生命迈进。不管别人如何评价,不管我们的尝试是成功还是失败,有一点是必须肯定的,我们正兴致勃勃地行在自己的路上!

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此时车行平野,见不着那水,就不说水,说山。世上可称天下第一的名山多的是,为什么一个“甲天下”这样的好词偏偏送给了桂林?我非考据家,不愿作资料上的佐证。眼前的桂林群山,确实很吸引人,是我从未见过的,一种独具个性的真实存在。可是,我又想,只将“甲”送给桂林,那么,诸如五岳、黄山、张家界等等名山,就当不起“甲”了?如果只尊一个桂林,其他名山就没有位置了?这恐怕有点不公。“甲”应该理解为个性独一无二,其风格是此处有而别处无的。事实上,天下每一座名山,都是独一无二的,都可以看成“甲”天下之山。

桂林山的“甲”该如何理解呢?就个人感受而言,这里的山普遍不高,颜色深青,人看着有一种柔和、亲近感。见着这里的山,我觉得不像是在见一座座山,而是在见一个个友善的、其亲和力很强的朋友。看着这山,我心底丝毫没有一种紧张感。经常行于喧嚣闹市里的人来到这里,外张欲裂的心很快就会平和起来,走进桂林的山,仿佛走进自己的家。想休养身心的人,桂林的群山,当是一种极好的宁静的去处。

桂林群山,多处平野谷地,看起来很集中,再细看时,会觉得这些山很散,这些山好像是随性地不受任何束缚地飘落在这平野里的。从整体上看,这里的山是一个大集体,而从单独的山来看,又都是独立的,很自由的,桂林之山,从众而又不失自我的个性。

几十里后,我们来到阳朔城,小雨丝丝缕缕地落下,渐狭的谷地和山坳已拢上朦胧的白雾。天近暮,路灯已起。在雨雾的笼罩中,那光亮似乎也感染几分黯淡和沉重,没精打采的。像先前所见的桂林市街一样,公交、的士、货车、游车,如水流淌;大街上人潮涌动,摩肩接踵;大小宾馆、超市和广场,人们仍在扎堆;鱼店里,人们仍然吃着那昂贵的野味,正在全国闹得正酣的新型冠状病毒,似乎与他们无关。路边虽然拉出了“全民动员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醒目横幅,但并没有多少人特别在意。

住在酒店,我没有看央视春晚。打开手机,收到无数祝福,但更多的是恶疫消息,是不幸和悲伤,武汉人正在战斗,正在煎熬,许多人在牺牲。

除夕夜,阳朔城鞭炮声大作,持续了好几个小时,仿佛在爆发一场战争!

可是,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一场真正的战争已经开始!

 

2020125    正月初一

阳朔。

夜里,雨一直啪啪地响着。黎明时分,又添上不时骤起的鞭炮声。著名风景之城,新年这样开始。黎明来了,但太阳还锁在云雾里。我心阴阴的,就像阴阴的天。

给故乡亲人打电话问候新年!他们都说好,家家户户开始隔离,应该比较安全,请我放心。我从朋友圈知道,宜昌已封路,抗疫进入一级战备状态。广西对恶疫的防控还较松散,接下来形势会怎样?形势只会越来越紧张,路将越走越难。

不过,我没必要过分紧张。既然已旅在路上,那就只能往前。即使天塌下来,那也得顶住。我让粗糙的心细腻起来。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叮嘱家人,戴口罩、勤洗手、远离人群,做好自我防护,不让自己乱,也不给别人添乱。

其实,一切的一切都没什么,把心管好了,什么都好了!

八点半,去寻阳朔漓江。人说,漓江离我们不远,出店左走百多米,再拐入一条巷子就到了。如果没有林立的高楼,立在大街上就能望见。

我携着伞,步入湿润润的小巷缓坡。小巷很静,只有一二个戴口罩的女清洁工,正捡拾着什么。小巷尽头是漓江渡口。岸上安安静静的,除了几辆空空的白色小车,一个人都没有。仅几十来米宽的小河岸边挨挨挤挤地泊着各种各样的旅游船,巨大的游轮,小巧的船筏,现代豪华气派的,普通一般的,但所有船只上上下下、里里外外也是一个人都没有。整个河面看不见一只游动的船,看不见一个人。小河对面的小洲上,是密密麻麻的民居楼,但此时没有任何声息,不见人影晃动,不见鸡犬,甚至连一只鸟儿都不见,这里好像人去楼空。近处的青山,将其秀丽的影子稳稳地倒映在水中,远处的青山笼着轻纱似的薄雾。天仍是阴阴的,灰白的云似乎也停止了流动。

这是一幅异常宁静的画面,宁静得让人深感惊讶!

毕竟,这里是世界著名景区。一年四季是不缺游人的,何况现在正是春节。

实际上,宁静已成这里主宰,仿佛全世界的宁静都集中在这里,仿佛整个人类无休无止的欲望,所有的浮躁和喧嚣,所有的追逐和疯狂,全在这儿冻结。

此时,人们诅咒恶疫,它让大地一下子变得悄然无声。不过,我倒觉得身心俱疲的人类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我们是不是应该缓缓匆匆行走的脚步?是不是应该像眼前宁静的山水一样学会宁静?

 

人间有味是清欢

 

吴晶晶

 

傍晚时分,窗外暴雨过后的天是灰青色,似乎昭示还有风雨要来。

宅家这么久了,我时常站在窗边出神。透过这临街的窗,看三九天寒风凛凛,看正月里雪花纷飞,看春回时细雨绵绵,也看倒春寒里狂风骤雨。从老树虬枝,到绿叶葳蕤,物换星移,仿佛经过了一个世纪。

我并不是很能宅家的人。工作使然,二十年来我一直早起,清晨六点的街道干净整洁,小城刚刚苏醒,我早已在路上驱车飞驰,年复一年。又因通勤时段长,下班也晚,我的状态总是睡眠不足,看起来忙碌又憔悴。独处的时候,心里就会涌起“想做的事情总做不了”的不甘,以及一种被快进键胁迫的焦灼。

疫情在春节期间肆虐不及防,这时节人们本应如候鸟般归巢,突然间按下了暂停键,生活失去了往常的便利。不巧的是,为减轻父母操劳,今年早早叮嘱二老在物阜民丰的如今无须囤备年货,看来是失策了。小区严防,每户只能三天一人去采购,每当我全副武装终于站在超市卖场的一刻,心中都是突出重围的错觉。虽说购物让人愉悦,这种时候也只能贯注于清单在货架间一阵猛寻,像是面对一场必须速战速决的考试。物流受限,很多食材并不能如愿配齐,只能罢了。

在疫情之前,我没觉得会做饭有多么重要。有饭馆有外卖,还能饿着不行?突然没有了也就饱尝了不会料理的苦。本着学习的初衷,在全民大战厨房的浪潮里,我也捋起袖子,花时间去琢磨一道平常小菜,尝试油盐酱醋的奇妙反应,感知一日三餐的温度,也挺好的。烹饪一直是令我介怀的短板,想起中庸里说“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忽然就有了一种倔强的坚持。

我们已经迎来了春天,有很多武汉同胞,却永远留在了这个冬天里。在这段静止的时光里,人们脱去了各种社会面具,回归家庭,回归生活的本质。

晚上和朋友聊天,他说刚看了一篇文章是讲人工智能的,难以置信现在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这么厉害的程度了,还讲了一些细节,如果是小道消息也就罢了,偏这篇是发在《自然》杂志上的。

在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面前,生命显得那么渺小,从开始的惶恐无措,到后来的举国皆兵。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人类已不再是不可一世的顶级掠食者,那不可见、不可描述、微小的病毒颗粒,似乎正呲着牙,在黑夜里狰狞地笑。人类虽然掌握了那么多高科技,至今仍常常不得不为自己的傲慢与偏见买单。

曾经,会不会做饭、会不会开车、会不会换灯泡、会不会装电脑系统、会不会修水管,被烫伤了怎么处理,拉链锁死了该怎么办…… 觉着都是无关大雅的“小事”。“独立生存”好像从来只跟如何赚钱,如何抚平孤独这种小资话题有关。这一次,它被从遥远的小资拉到了近在眼前的事实——会不会解决生活中的小事,才是决定一个人能否独立生存的关键。

昨天买了一些菌类,今天正好拿来炖鸡汤。清洗的时候,一颗颗圆润晶莹,让人心生欢喜。还买了荸荠,削皮是个费时费力的活,所以处理它们的时候,听的是南怀瑾讲的《金刚经》。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

封城期间囿于厨房,也算是一种修行吧,烹饪中最讲究五味调和,其实就是平衡,这也是人在漫长的求索中,最深的况味了。

细雨斜风作晓寒,人间有味是清欢。

 

武汉封城之后

 

刘醒龙

 

2020年初,江南小年,腊月二十四过后,便提前给长辈师友送上祝福。原本可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真正享受欢欢喜喜过大年的天伦之乐,但人算不如天算,一场突如其来的劫难,让武汉和湖北成为世所关注的焦点。

武汉完全封城的第二天,大年三十上午,铁凝主席来电话,特别问过家里的情况,一再说要爱护好自己,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从年三十开始,接到来自各方的问候与祈愿,以致手机每天要充三次电才能保持通畅。从未有过的封城激起的悲壮感,让情绪浓烈得化不开。我想,只有自己足够坚强,才能对得住远方来的问候!反过来,来自远方的问候,确实让人更坚强了几分。于是就写了四句话回复诸位:不说谢谢,只致坚强。因为有你,我心昂扬!

也是大年三十这天,收到由兰州寄出的10包医用口罩。6天前的元月19日,在协和医院看完眼科门诊,刚回到家,叶舟便来电话,说自己正好在兰州一家药店门前,听说武汉这边疫情严重,要买些口罩寄过来。那一天,武汉全城对疫情的认识发生根本性改变。在现实里,这种改变只是重视程度的初步强化,不用说武汉和湖北,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没有人能够预料,4天之后,这座千万人口的大都市,一夜之间就被彻底封闭起来。我当时还镇定地与叶舟说,没有这么夸张,家里有几只口罩就够用了。电话那边的叶舟坚持要寄,一直不肯放下电话,不得不将地址给他时,很有些无可奈何。隔了一夜,再去市中医院继续看眼科门诊时,在电梯里听见两位医院职工议论,科室发了几个口罩,要求他们每一个要用两天。自己这才真的警觉起来,之后才发现黎黄陂街上的几家药店门口全是想买口罩的人,然而,已经买不到了。所幸,叶舟寄来的这些医用口罩,保证了全家六口人在封城之后的应急之用。

封城之前,武汉全城的医护用品就已经严重紧缺。封城第一天,腊月二十九,有位朋友来微信提前拜年,顺便问及有没有难处需要帮助。罕见的封城令,让人空前紧张起来。她这一说,自己就不客气了,要她尽可能寄些口罩,还有连花清瘟颗粒或者胶囊。她将近处两家药店里的口罩与连花清瘟全买下来,发了顺丰快递。封城第二天,大年三十上午,互联网上的求助声浪铺天盖地,特别要命的是,各家医院的医护用品出现零库存,医院也在呼吁社会各方紧急支援。问过协和医院的小葛医生,方知实际情况可能更严重。正好老家在湖北老河口的陈怀国来短信:“醒龙好,给你和全家拜年,祝新年一切都好!我因为孩子春节值班,留在北京。你在武汉吗?有信息说武汉口罩紧张,如需要我给你寄些过去。”我赶紧告诉他,连协和医院都在走公开求助与私人求助两条线,急需口罩、防护服、护目镜,特别是口罩和防护服,都是一次性的,消耗很大,请他在北京想想办法。陈怀国真够义气,年三十到大街上跑了一圈,找了几家大一些药房问过,全北京都断货了。原本以为这事不行了,没想到下午4点多钟,陈怀国来电话,他在石家庄找到4500只口罩,让我赶紧将地址发给他。

正是因为这样的仗义,也让我有了别样的信心。

元月27日,武汉封城的第5天,上午得到消息,协和医院的小葛医生要上火线,直接到发热门诊的重症隔离区,医院配给的防护服太少,原本4小时一换班,不得不延长到8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因为防护服穿戴好了就不能解开。其实,我与小葛医生前后只见过三次面。第一次是去新疆,我们一行院士专家援疆团的随团医生是小葛。第二次是前几年去协和医院体检时偶遇。这次去协和医院看眼睛是第三次。自打初次见面,就有一种无法改变的印象,觉得她太像阿列克谢耶维奇在《战争中没有女性》里描写的女医生和女护士,那些女子体重在45公斤上下,上火线拼死抢救战友时,往往能背起体重接近100公斤的俄罗斯大兵。战争结束后,那些女医生与女护士回忆起来,都不知道当年将负伤的战友背下火线的力量从何而来!小葛医生曾说过一句话,当她穿上防护服时,真有一种上战场的感觉。情急之下,不去想那么多,直接给在北京一家部队医院工作的李骏发微信,要他无论如何找些防护服寄过来,还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将小葛医生的联系方式给了他。家在红安的军旅作家李骏,没有让人失望,最终找到四件防护服,第二天一早就快递寄来武汉。

四件防护服最终并没有直接由小葛医生接收,但凡寄到医院的物品,只要写明防护服、护目镜或者口罩等防护物资,一律收起来统一配置使用。这情况也是后来询问时才知道。后来与卓尔集团的阎志联系,让他无论如何也要直接将相关物品送至小葛医生手中。这办法很管用,22日上午,200件防护服、100只护目镜,直接交到了小葛医生和同她并肩作战的医护人员手里。

随着战疫行动从医院深入到社区,省文联的党员突击队要下到相关社区时,却没有一件防护服。同一栋楼的省作家协会也来告急。因而不得不再次找到阎志,说这些话时,真的很不好意思。阎志爽快地答应下来,将100件防护服、200双防护手套、500只口罩,给了省文联和省作协。站在生命个体角度,有时候,一只口罩、一件防护服和一只护目镜的意外获得,会是人人都能感觉到的至上道德。

比如,人在拉萨的次仁罗布,寄来两件防护服。封城第30天,协和医院的小葛医生在微信中发了一张收到快递的照片,上面有寄件人的名字。小葛医生此时已撤离火线,一边休息,一边隔离,她上网查次仁罗布的名字,知道是一名作家,就想是不是我的朋友。我这才想起来,当初给他发过求助微信后,他满城跑了个遍,在年初一那天才找到两件防护服,却无法寄出。若不是次仁罗布终于将两件防护服寄到协和医院,我都快忘了这事。

比如,人在徐州的周梅森,从深圳寄来一只护目镜。很多年前,我的文学上的兄长姜天民,向《青春》杂志投寄后来获全国短篇小说奖的《第九个售货亭》,责任编辑正是周梅森。姜天民不幸英年早逝,留下4岁的女儿若知,与母亲相依为命,哪怕困难到悄悄跑到学校门口摆地摊,也不向姜天民的生前好友求助。若知大学毕业后在市中医院当医生,秉承母亲的品格,哪怕天塌下来也不向亲朋好友求助。武汉封城后,我曾询问过,她说没事。疫情越来越严重时再问,她也只是说,正在等通知,通知一到,就要进隔离区。这样的时刻,想到周梅森。夜里一条短信发过去,他即刻就回复:好的,马上办!随后他不断发来短信,告知经各种曲折,才终于将48只口罩和一个护目镜,由顺丰发给同行作家的遗孤。

为了若知医生,还联系了赵本夫。若知也清楚,赵伯伯是父亲生前最为看重的朋友之一。她不想麻烦人家,我却管不了这些,毕竟若知是中国作家的女儿。再往深处想,所有在火线战疫的医生护士,又有哪个不是中国文学的女儿?一条短信发完,本夫兄隔天就回复:“收到,很着急。这边也买不到,女儿几天前网购了300N95口罩,几天没来,昨天要求退购,说是无货。我让女儿再想想办法!珍重!”第三天,本夫兄再来短信说,已让女儿买到20套防护服、200只护目镜,直接寄给了若知了。

封城第6天,中国新闻社记者采访时,曾说过,自己请朋友帮忙找来的这点东西在这场武汉保卫战中肯定起不了太大作用,但是,它所传递的天下中国人都是自家人的情怀,才是孤城不孤的力量所在。更多的人,明知N95口罩等很不好买,仍旧凌晨两三点,还在那里四处帮我想办法。比如济南的东紫,与她说过后,她比孤城中人还着急,实在弄不到的,还要一遍遍地道歉,像是犯了天大的错。

经过30多天的封城救治,全城危情稍有缓解,心情踏实了一些,再想此前一系列冒眜唐突之举,竟然得到那么多作家同行的支持,想来只有一个词才能解释:同舟共济,相互信任!文坛很小,大都耳熟能详;文学很大,大到如仰望不尽的高山。所有我致信求助的这些同行,几乎都是淡淡交往,像本夫兄,已记不得前次见面是在何时。像周梅森,也只依稀记得多年前参加一个活动,我们坐在一起,他戴着刚刚配上的助听器,说了几句话后,忽然生气地将助听器摘了下来,宁肯大声与我们交流,也不再戴那恼人东西。而我不去南京已久矣。封城第26天,收到欧阳黔森自己捐赠的10000只口罩,省文联几百号人都很感动,文联下属十几个协会,有那么多的工作要做,还有突击队员和志愿者天天下到社区协助战疫,实在太需要了。封城的第28天,又收到河北省作协党组书记王凤寄来200只口罩。在武汉封城到全部社区实行封闭管理阶段,之前个人预备的防护用品基本用尽的时候,这些雪中炭和苦旱雨,已无法用文字表达其意义。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在火线拼命的医生和护士,多一只口罩,很可能会多一条命!

将心比心,以己度人,天下作家哪个不孤傲清高?平素喜欢独对书香,擅长笔走龙蛇于纸上,无力也无心于世俗经营。能在世界屋脊上找到两件防护服,能在人口密集的都市寻得一只护目镜,在太多作家那里都是难以完成的艰巨任务。换作自己,假如别处有事,需要此种支援,很有可能像大多数作家那样,心有大爱,却无小用。这不要紧,有那深情的声声回复也是一样的。那也是伟大支援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一个电视专题片,我对着镜头说:武汉谢谢你们!湖北谢谢你们!一个时期以来,自己头一次将内心一直要说的“谢谢”大声说出来。所以,我必须将所有自己需要感谢的作家同行一个个地说一遍。谢谢叶舟!谢谢陈怀国!谢谢李骏!谢谢周梅森!谢谢赵本夫!谢谢阎志!谢谢欧阳黔森!谢谢王凤!谢谢次仁罗布!谢谢东紫、周瑄璞、王晖、张燕玲、晓华、韩春燕、林那北、何向阳、赵宁、白雪、孔令燕、李舫和刘琼们,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心在最忧郁的时候所给予的人间温情!

还有更多无法领取的快递,我不知道都是谁在寄送,我只知道,无论城内还是城外,我的同行,中国的作家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做着相较千军万马、相较百千万亿,显得很小很小的事情。然而,只要无愧于良心与良知,任何小事情,都有伟大的意义。封城之下,长街空寂,唯有数以千计的快递小哥还在马路上奔波。一台台电动车上堆满同样只能是医护用品的包裹。在那像小山一样移动的更多包裹里,装着乳养中国文学的天下中国人,为拯救武汉而付出的最大的努力。特别是那些只有拳头大小、一手能抓起两只的包裹,里面也许是仅有的、珍贵的一两只口罩。孤城之中,当不熟悉的你和你们,将仅有的几只口罩支援给我和我们,这是最大的鼓励,要致以最真挚的感激。

封城之下的武汉正如一艘大船,这船上的个人,即便没有可以划水的浆,危难之际,在自己的位置上,往风帆上吹一口气以助力前行,都是一种壮举。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天大的事情也终归是要过去的,留在天地间,只有这非物质的人与人互爱互助的永恒之情!

(刘醒龙系湖北作家,现居武汉)  

 

有必要就疫情进行一场全国的启蒙

 

刘道玉

 

今年年初,在武汉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是非常悲壮的,它不仅迅速流行到全国,且已经传播到世界大多数国家,引起世界各国关注和警惕。

对这场关系到生死存亡的疫情,我既不惊慌,也没恐惧,我能够做些什么呢?

本人已是87岁老人,自知是易感人群,所能做的:

一是闭门不出,自我隔离;

二是看新闻报道,关心疫情发展;

三是进行必要的反思。

我平常坚持“85433”的生活规律,即睡足8小时,步行5公里,写作4小时,吃好3餐饭,做3次自我保健按摩。由于住宅区实行封闭管理,生活规律打乱了,也不能购物,只能过最简单生活。

当然,这些与那些在抗疫第一线的医生、护士、警察们相比,简直微不足道,是可以克服的。向国内外对湖北抗疫战斗捐赠和援助的医院、团体和个人表示衷心感谢!

在疫情暴发之前,我正在写作第二部自传《其命维新》,第一部自传是《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前者是我人生的一条线,而后者是我人生的一个点。人生就是由许多点和线组成的,这些点和线互相联系起来,就构成了我的人生全部。

同时,我还在阅读马国川先生的《国家的启蒙》。可是,当疫情暴发以后,我既没有心情写作,也没有心情再阅读了,因为已经失去了沉静的心情。

难道不是悲壮的吗?

父亲去世,子女不能送行,只能由殡仪馆的运尸车拖走;

儿子去世,父母不能再看上儿子一眼;

丈夫去世妻子不能告别,妈妈被运尸车拉走,小女儿跟在后面哭喊着:妈妈,妈妈……

(武汉新华医院,女儿追着殡仪馆车哭喊“妈妈”)

偌大一座城市,封城后,街上空无一人,在街上行驶的只有救护车、警车、运尸车及执行特殊任务的车辆。

人们生活极端困难,这些还不悲壮吗?

这次武汉疫情的暴发,既是偶然的又是必然的,而偶然寓于必然之中。

21世纪头20年,世界发生三次大的流行病,两次在中国,从深层角度来看,当政者和民众都该反思,吸取血的教训。

首先,是应当改变吃野生动物的丑陋习惯,否则我们将继续受大自然惩罚。建议制定法律,禁止捕猎、贩卖和烹食野生动物,违者将受到法律制裁。

其次,要改变中国式聚餐和饭局中不健康习惯,杜绝疾病传染的渠道。在病毒引发肺炎之初,武汉百步亭还在搞万家宴,假如每家三口人,总共就是三万人。这究竟是文明还是低俗?据说搞了20年,居然没有人质疑。

再者,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每逢年底,正是流行病发作的季节,几乎全国出动过大年,这个始于农耕社会传统,也到需要改革时候了。

时至今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毒源仍未剖解,只有从源头切断毒源,才能有效根治疫情。

痛定思痛,亡羊补牢,未为晚也。

恳切希望有关部门和同胞们觉醒起来,有必要就疫情进行一次全国启蒙,吸取教训,擦干眼泪,继续前进!

(作者系武汉大学前校长)  

 

孩子,眼前发生的一切就是最好的教科书!

 

  

 

防控疫情,推迟开学,其实,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就是一本生动而深刻的教科书。

如何通过这场疫情,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应对?

教育即世界。今天我们的教育,其实是在引导每一个孩子,如何去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每一个孩子,都是未来世界的建设者,他们需要从当下汲取教训、积累经验、锻炼品格、提升能力。

今天的世界,就在他们闪动的双眸中;未来的世界,就在他们成长的心田里。

2020年的此刻,疫情风暴里的每一个孩子,都站在历史的峡谷前——他们不曾经历人类历史上肆虐的霍乱、天花、鼠疫,但今天所发生的一切,会成为他们人生的大事记。

他们终会懂得,人类这个伟大的群体,在经受一次又一次狂风巨浪的冲刷后,必将获得一次又一次生命灵魂的洗礼。

人类发展出来的教育、科技、医疗,用以解决全人类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你服用的每一粒药片,原料来自田间地头,配方来自科研院所,制剂师由学校培养,炼制法经书本传递,产品在市场流通,技术因交流升级。每一粒药片的背后,有人类交互迭代的群体智慧。

人类因合作而联结,因教育而传承,因爱而凝聚。

每一个生命因疾病而逝去,都是全人类的集体无奈;每一个生命因医疗受拯救,都有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我们的教育,需要让每一个孩子更智慧地辨析个人与自然之间的因果,更深刻地把握自我和世界之间的关系。

今天,我们为自己而战,也是为孩子们而战。

你眼前的每一个孩子,都可能在未来某一天,为我们共同的命运而战。我们每一次应对的重大危机,都应成为教育的重要契机。

现在,我们需要让每一个孩子意识到,眼前正在发生的一切,就是一本生动而深刻的教科书。

翻开这本书,循着街道、医院、社区,循着由日期生成的页码——

你会看到有的人,面对疫情垂头丧气;有的人,站在窗前高声呐喊;有的人,组织力量奋起抗击。

你会看到正直、坚强、无畏、忠诚和爱,也会看到恐惧、忧愁、沮丧、孤独和焦虑。

你会看到众志成城,也会看到措手不及;你会看到人心惊惶,也会看到同心协力。

汉语词典里的词语,都成为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跃然眼前,生动演绎。

社会是最好的课堂。翻开这本大书,我们要让每一个孩子看到:

什么是以身许国,什么是精致利己;

什么是生于忧患,什么是疏忽大意;

什么是力挽狂澜,什么是推波助澜;

什么是废寝忘食,什么是见利忘义;

什么是逆向而行,什么是借机逃避。

他会思考,他会体察,他会分辨,他会在其中感悟做人的道理。

是的,每一个孩子都要懂得,诚实的意义何在,为什么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担当的意义何在,为什么要挺身而出,临危不惧;团结的意义何在,为什么要同心同德,同舟共济。

每一个孩子必须把这些良知像基因一样镶嵌到自己的心脉里。

在这场疫情防控战中,人人都是战斗的主角。

我们要引导每一个孩子学会从容——有效管理自我情绪,科学甄别各类信息——在烦乱的情绪中为自己的思维建立秩序,在纷繁的信息中为自己的判断找准依据。

他要从容地面对他此前所未曾面对的挑战——道德是他面对这个世界的态度,科学是他应对这个世界的工具。

要让每一个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信心,但绝不能一味地告诉他们——前方就是胜利。乐观是精神的维生素,但空喊的乐观会产生毒鸡汤效应。胜利不靠空喊,需要行动;行动不靠指望,从我做起。

人类对于疫情的阻击,不仅需要坚毅乐观的精神,也需要科学有效的方法,敦本务实的行动。每一个孩子既要有对信念的坚守,也要有对常识的尊重,对习惯的养成,对能力的积蓄。比如“戴口罩”“学会洗手”——他必须懂得,祸患起于忽微,细节影响整体——改变世界的绝不能是一场瘟疫,而应该是这场瘟疫中人类对于这个世界所秉承的态度与回应的力度,应该体现在时时处处,点点滴滴。

既要让孩子们学会从容,也需要让他们体会恐惧。

成长过程中有一些恐惧并不是坏事,孩子们会对未来的世界多一份敬畏。

心存敬畏,但不畏手畏脚;敢于作为,但不为所欲为。

在人类和自然相处的过程中,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绝不可做,什么非做不可,必须成为一种共识,成为一种品格,成为一种绝不可遗忘的集体记忆。

恩格斯说,不要过度开采和利用自然,也不要企图征服自然,因为人类对自然界破坏越大,自然界给人类报复越强。

在这场与疫情的战斗中,生命、生活和生态如此紧密地相互印证。孩子们要深刻理解生命、生活、生态的内在联系。

如何与自己相处、与社会相处、与世界相处,是每一个孩子必须学习的重要课题。

今天,每一个人都在战斗。每一个人战斗的目的是为我们夺回一片静好的当下,也为我们赢得一片更好的未来。

我们对自己的行动负责,就是为当下负责;我们让孩子们学会负责,就是对未来负责。

很多年后,在人类世界进程的史诗中,必然有今天的一页。而在每一个人的人生史诗中,今天的一页必是刻骨铭心的一笔。

人人都是时代的主角,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学会敏锐地洞察,深刻地反思,从容地应对,智慧地学习,努力地付出,慷慨地给予。

防控疫情,推迟开学。其实,孩子们眼前就有最好的教科书。

每一位家长,都是孩子生命中的老师,请与孩子们一起读懂世界,读懂教育。

 

疫情当下,我们应该做什么?

 

李光瑞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孩子们推迟开学,在家上课。315日,线上班会,有很多孩子问我:“老师,什么时候开学?”我反问:“你看到的新闻里,哪个专家准确地告诉你们病毒截止的时间?你看到无数医护人员,哪个准确地告诉你们病人什么时候治愈?”此时此刻,他们也只能和时间赛跑,希望跑过病毒,跑过时间,跑过死神。那么,追根求源,这场病毒的肆掠,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首先我们要学会敬畏大自然,敬畏生命。以前看过一个视频。这个视频展现的是大自然几亿年间的变化。在人类出现前,大自然已经存在45亿年,是人类存在时间的两万两千五百倍。沧海桑田的变幻间,大自然养育了植物、动物,养育过比人类强大得多的物种,也曾让比人类强大得多的物种因饥饿而死亡。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存在显得非常渺小。因为人类需要大自然,需要海洋,需要天空,需要森林,需要土地,需要与之相伴的植物和动物。需要阳光、空气和水,这些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但是大自然并不需要人类,没有了人类,大自然依然会存在下去。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的傲慢开始滋长,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开始慢慢消散。为了自己私欲,人类砍伐森林,猎杀动物。为了满足自己口腹之欲,他们甚至将这些野生动物端上餐桌。在华南海鲜市场,有当年Sars病毒的宿主——穿山甲,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某酒楼,有今天新冠病毒的宿主——刺身蝙蝠。刺身是一种吃法,就是生吃。如今,这场病毒,让人类的这种傲慢终于得到报应,或者说是一种反噬。病毒的源头是野生动物,但其实也是我们自身的傲慢。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史怀哲,他是二十世纪人道精神划时代伟人。他写过一篇文章《敬畏生命》,其中有一段是:“我是一个生命,生命的意愿都是生存,在生命的中途,她愿意活着。生命意识到处展现,在我自身也是同样,如果我是一个有思维的生命,我必须以同等的敬畏来尊敬其他生命,而不仅仅限于自我小圈子,因为我明白,她深深的渴望圆满和发展的愿望,和我是一模一样的。所以我认为毁灭,妨碍,阻止生命是及其恶劣的。如果我把一个昆虫从泥坑救出来,我的生命对另一个生命做出贡献,那么,对立于生命自身的生命分隔现象就消失了。”史怀哲是二十世纪人类良知的代表,和平之子,“非洲圣人”。人类应该意识到,任何生命都有价值,我们和他们不可分割。在今天,我们重读史怀哲的这篇文章格外有意义,我们应该敬畏我们身边的每一个生命!

同时,我们应明确我们的责任和担当。125日即庚子鼠年的正月初一,我们正式打响这场抗疫的战役。三十三天之后,知乎发了一个视频,取名《三十三》,其中问了一个问题:面对疫情,我们能做些什么?

我们看到,80多岁的钟南山院士,告诉大家不要去武汉,自己却以最快速度奔赴战场。我们看到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渐冻症,每天拖着不方便的腿脚,忙碌在医院的抗疫第一线的背影。我们看到全国各地的医生,护士写下请战书:“不计报酬,不论生死。”我们看到工地上的农民工们累了睡在钢筋水泥管上,却以中国速度建起了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我们无数的社区志愿者、警察、基层干部为我们建起了一道道“防疫墙”。他们不是英雄,胜似英雄。

我们能做什么?做好本职工作。就拿我们学校来说,每一堂网课背后的声音,每一本学生拿到手的新书,每一个发到群里的信息,每一通叫学生上课的电话,都有老师们辛勤工作的身影。空中课堂、网上学习大大增加了老师们的管理难度、授课难度。老师和学生一样,在疫情来临时也会手足无措,也会慌乱,但是责任和担当逼迫老师们快速成长,学习尽快熟练掌握和应用信息技术,争取为学生贡献最精彩的课堂,最人性化的辅导,让学生在家也能像在学校一样,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并且尽可能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编者按:疫情后,作为教育工作者该对学生们讲些什么呢?尤其是复课第一节。于都银坑中心小学教师邱富生思考了许多,值得老师们借鉴。

 

复课,我跟孩子讲什么

 

邱富生

 

一、可以讲讲人类瘟疫的历史

瘟疫对人类来说不是陌生的词语,因为生活水平、医疗技术的进步使得近几十年来感觉“瘟疫”对人类来说渐行渐远,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人们往往会视而不见。

1.历史上发生在欧洲的“黑死病”。

这场流行病使欧洲的人口减少一半,资料上是这样说的:中世纪的欧洲受到瘟疫的肆虐,凡是得此病者,皮肤会出现许多黑斑,进而全身虚脱,神志不清,发高烧,最后痛苦的死去,所以这种特殊瘟疫被欧洲人叫做“黑死病”,那是因为中世纪的欧洲人对此病懵懂无知,古中国称之为鼠疫。黑死病发生于13481451年,是在欧洲爆发的一次大型瘟疫,夺去了数千万人的生命,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瘟疫。

鼠疫的起源通常被认为是在亚洲,它的传播途径通常有四种:

①鼠蚤叮咬:经鼠蚤传播,鼠蚤叮咬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啮齿动物→蚤→人的传播是腺鼠疫的主要传播方式;

②呼吸道感染:经呼吸道飞沫传播,通过呼吸、谈话、咳嗽等,借飞沫形成“人→人”的方式传播,并可造成人间鼠疫的大流行;

③皮肤感染:经皮肤传播,剥食患病啮齿动物的皮、肉或直接接触患者的脓血或痰,经皮肤伤口而感染;

④消化道感染:人吃了未彻底煮熟的染菌肉而感染。

通常都说黑死病是由蒙古军队西征欧洲时带过去的,病毒也由此在欧洲扩散,导致了一场差点灭亡欧洲的瘟疫,却不说中世纪的欧洲是鼠疫的天堂,因为那时的欧洲人及其不爱好卫生,喜好冷食,而且在城市里随地大小便、乱扔垃圾,给老鼠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加上当时欧洲的天主教会统治思想极端,认为猫是魔鬼的使者,是女巫的仆从,于是疯狂捕杀猫,老鼠在欧洲缺少天敌,又有良好的生存条件,在城市大量繁衍也就不奇怪了,而老鼠身上的跳蚤咬人后也会致使鼠疫的传染。据统计,这场瘟疫造成欧洲至少2500万人死亡,整个欧洲都差点因此毁掉。

2.中国清朝末期发生鼠疫。

当时的情况如何呢?资料上介绍:清朝末年,中俄东部交界地带就爆发了一场大规模流行性肺鼠疫灾害。而其爆发,正与人们对旱獭暴毙原因的无知有关。

到了19世纪末,大量外来者为了生计,纷纷聚集在西伯利亚草原及蒙古草原地带。这些外来务工人员的新工作主要为矿工、伐木工、皮草猎人,他们在促进了清朝末年中俄东部边境地区繁荣的同时,也扩大了人群聚居规模,同时不择手段地猎杀动物,最终酿成大祸。

在各方的不断努力下,这场首发于东北地区的近代中国首次大规模肺鼠疫灾害终于在几个月内结束。罹难人数总计近六万,但事态没有进一步扩大成全国级别的大瘟疫。

3.许多历史书籍、文学书籍中记载瘟疫流行。

《白鹿原》小说就写了一场瘟疫,几乎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死光了,那时科学落后,还认为是鬼在作祟。

二、可以讲讲2003年的非典(SARS

2003年的非典,也是因为吃野味,特别是果子狸引起的,资料上这样介绍:SARS事件是指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英语:SARS)于2002年在中国广东顺德首发。并扩散至东南亚乃至全球,直至2003年中期疫情才被逐渐消灭的一次全球性传染病疫潮。

世界卫生组织2003815日公布最新统计数字,截至87日,全球累计非典病例共8422例,涉及32个国家和地区。全球因非典死亡人数919人,病死率近11%,中国内地累计病例5327例,死亡349人;中国香港1755例,死亡300人;中国台湾665例,死亡180人;加拿大251例,死亡41人;新加坡238例,死亡33人;越南63例,死亡5人。

三、可以讲讲疫情带来生命、财产巨大的损失

这次疫情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有的一家死亡人数45人,这是非常可怕的。江西赣州有一例,1人得病,结果8人被感染,给人们生命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对全国的经济损失数以万亿计,全国的工厂停产,工人不能上工,学生不上学,全国的商店关闭,很多水果商进的水果只有眼睁睁看着腐烂,从经济层面来看,一场疫情给我们带来的损失不亚于汶川地震,不亚于一场战争。

更可怕的是,如果疫情得不到控制,不仅死去的人无法计算,还会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为疫区,引起世界恐慌,全世界不敢接受来自中国的产品,不敢接受来自中国的人流。

四、可以讲讲党和政府得力的防控措施

党中央、各级党委、政府对这场疫情的防控做出了严密的部署,首先是疫情发源区进行封闭,也就是“武汉封城”,这是史无前例的;

紧接着各省立即响应重大疫情一级响应,以网格化进行摸排感染源、重点人员,立即进行隔离,以网格化对村、组、社区进行封闭管理,要求居民、村民居家隔离,党和政府利用各种方式全方位进行宣传,人人知晓,全国14亿人们在党的领导下听从指挥;

党中央调集全国医疗人员、解放军战士、各种保障物资驰援武汉、湖北,提出: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

全国一盘棋,听从党中央号令,确保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

五、可以讲讲防控疫情中“逆行者”“担当者”的故事

这次的新冠肺炎传染性特别强,传染速度也很快,更可怕的是潜伏期长,即使在潜伏期也会传染,所以近距离接触患者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但是党中央号召支援武汉、湖北,许多白衣战士、白衣天使纷纷书写请战书奔赴疫区;

许多社区、镇乡、村干部忍受寒冷,顶着风雨、冒着感染的风险在祖国大地守卡,守护一方平安;

许多企业家纷纷捐款,有的甚至把外国的口罩厂买下来,为祖国人民送来口罩;

海外侨胞、留学生、中国旅客在异国他乡狂购医用防护物资想方设法寄回祖国,寄到武汉、湖北;

居家隔离的你我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十元、百元、千元捐款购置医疗物资。这种“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一方有难、八方相助”的宝贵精神需要不断地传承与发扬。

六、可以讲讲不说真话的代价

这次疫情的发生在12月底,有些敏感的医生感觉到这是与非典相似的病毒,向医院、向防疫部门进行了报告,会传染。

但是一些部门进行了否认,做出了“不会人传人”的判断,以至于政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直到元月20号钟南山院士做出了:“肯定会人传人”的判断,政府从123号才下定决心对武汉封城,错过了20天的黄金预防期。

这时有500多万人从武汉通过各种交通流向全国各地,引发全国的传染,也导致全国人人成了“蒙面大侠”、家家闭门闭户、全国分社区、村组封闭管理,也导致了医疗物资的紧缺,导致了全国工业、商业、交通、旅游等等行业停产、停业,损失无法计算。这是不说真话的代价。

假如钟南山院士也不敢说真话,或再迟20天说真话,后果不堪设想,新冠肺炎就会在全国各地恣意蔓延,你我及我们的亲人无一能幸免,这将是人类的灾难!

试想清朝末期人口流动非常少,交通欠发达都因鼠疫死去六万多人,而当今人口流动非常大,又赶上春节,交通非常发达,如果没有及时应对,死亡人数会数倍于东北鼠疫。

七、可以学学郭简老师的信《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杭州郭简老师给她们班的学生写了一封信,很快成了网红。为什么一封信就成了网红呢?我们看这封信写了什么:

1.教育学生居家不外出;

2.尽自己所能帮助国人;

3.我不是医生,不能战斗在一线;

4.鼓励学生:“我是一个老师,我的学生——你们,是中国的希望,是中国的明天”;

5.教育学生:“对这片土地,最深沉的爱”因该成为学生的信仰;

6.教育学生长大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请你记得,一个人的信仰不能丢。一个人对祖国和人民的大爱,不能丢!

郭老师的信里包含着对祖国的热爱,包含着对自己学生的深情,希望学生们长大,热爱祖国的信仰不能丢,对祖国的大爱不能丢,要做一个有担当,为人类做贡献的人。

八、可以讲讲疫情防控的做法

疫情防控从教育部门,各级政府都出台了很多宣传,虽然学生及其家长在家期间都已知道,但我们不妨再与学生复习几遍:

1.“自我隔离”,有疫情高发区居住史或旅行史的学生,自离开疫区后居家或指定场所医学观察14天;

2.“居家不外出”,各地学生尽量居家,不聚餐、不走亲访友,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

3.“异常及时报告”,学生每天自我健康监测,有异常及时报告;

4.“身体正常方可返校”,开学后,学生无可疑症状可正常返校,如有可疑症状由监护人报告学校,及时就医,痊愈后再返校;

5.外出全程戴好医用口罩;

6.“勤洗手、勤消毒、多通风”,随时保持手卫生,减少接触公众触摸的物品、设施,保持空气清新;

7.与人交往相隔三米以上,防止飞沫;

8.食品要卫生,要熟透;

9.发现有人有可疑症状要及时报告;

10.爱护野生动物,不吃野味,在没有防护措施的情况下不接触野生动物或其他动物。

九、可以讲讲疫情防控带来的生活、工作的变化

疫情防控最大的变化就是“居家不外出”,这就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多不便,为了维持正常的生活、工作,人们利用了很多新科技,比如网上办公、网上学习、网上购物,户外运动改为室内运动,比如在家跳绳,跑步机上跑步等等,保护野生动物、不吃野味。

十、可以讲讲疫情发生后给我们的教训

这次疫情发生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首先反映在医疗物资紧缺,连口罩也脱销,医用防护服、护目镜家家医院告急,说明我们国家乃至每一个人都缺乏“防范于未然”的意识,缺乏“救急、救灾”的物资储备。

这是一个严重的教训!

面对灾难,我们事先要储备一些急用物资,哪怕是这些物资永远不用,灾难有很多,疫情只是其中的一种,还有很多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洪水、干旱、饥荒、火灾等等,面对这些灾难我们要有意识的对应储存物资,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

这次暴露出医务人员非常紧缺,医务人员的培训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要成为一名“妙手回春”的医生不容易。

这次也暴露医疗资源紧缺,为什么要建“火神山”“雷神山”“方舱医院”?也是说明医疗资源紧缺,许多患者“一床难求”,医疗基础设施还不够完备,既要应付日常医疗所需,也要应付灾难应急所需。

2008年汶川地震,暴露了我们国家用于救援的直升机非常少,随后国家增加了这方面的投资。

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面向未来。

十一、可以讲讲科学技术对疫情防控的作用

这次疫情防控工作,“大数据”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仅仅从武汉流向全国各地的人员就达五百多万,通过“大数据”就可以知道每一个人流向了哪里,这对全国的防疫工作起到了巨大的帮助,全国各地仅仅在几天时间内对这些从疫区来的重点人员进行了医学隔离、观察,阻止了疫情的蔓延。也通过大数据,可以了解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医疗技术也取得长足进步,疫苗的研制,有效药物的筛选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十二、可以讲讲怎么样才是“健康第一”的理念

我们常说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这个理念很多人还停留在锻炼身体一方面,当然锻炼身体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每个人从小要养成锻炼的好习惯,也要学会并且热爱一两项运动,使之陪伴我们终生,强健的体魄是预防各种疾病最好的抗体。

这次新冠肺炎再次证明身体素质好,不容易感染或即使感染也好得快,有许多与确诊患者有过密切接触者并没有感染,这是为什么?这就是身体抵抗力的问题。

所以我们要养成锻炼的好习惯,这是“健康第一”的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要去吃野生动物,非典以及这次新冠肺炎都是吃野生动物,由野生动物带的病毒传染到人类所引起的,我们要敬畏大自然,敬畏生命!第三个方面,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按时作息,保证睡眠时间,也不睡懒觉,同学们,熬夜也等于自杀,熬夜对身体的损伤最大。

所以“健康第一”的内涵应该包括:锻炼、卫生的饮食、健康的作息。

十三、可以讲讲病毒的科普知识

病毒的知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方面的科普资料也非常少,前几天教科体局语文教研员段爱华主任写了一篇《2019-nCoV有话说》的文章,段主任以“新冠病毒”为第一人称的写法,介绍了病毒的历史、病毒的变异、病毒与宿主的关系、病毒的传播、新冠病毒传染给人类的途径、抗击病毒疫情的做法等等。

2020319日《中国教师报》)  

 

 

 

陈关勇

 

那年春天

人间

遗忘

 

爆发了

宁静

死亡

追随空气

在陆地和海洋之间横行

 

窒息

牵手

法力无边的魔鬼

吞噬生命

不知

谁是下一个

供献给他的祭品

 

英雄

选择勇敢

战斗

不离不弃

在生死边缘

用温柔的目光

和因超越生死而滑落的泪水

祈祷

 

一阵飓风

魔鬼隐去

无影无踪

依然

阳关普照

上天慷慨

往事随风

 

春天

又来到了人间

遗忘

蠢蠢欲动

2020319


  • 相关新闻
banner
  1.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 | 网站声明 | 隐私声明 | 网站管理登录 | 旧版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