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校新闻 > 校园动态

[高考]名师解读湖北省高考考试大纲《补充说明》

出处: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07-02-16 13:11:21   您是第0位浏览者

   昨日,省教育考试院发布《湖北省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补充说明》(简称“《补充说明》”),明确语数英语三科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等内容。

    在各科的“补充说明”后,都附有题型示例或参考试卷。

    楚天都市报今日特刊登《补充说明》,并约请华师一附中、武钢三中的名师进行解读。《补充说明》所附的题型示例、参考试卷及参考答案等,详见2007年三月号上半月的《湖北招生考试》杂志。

    [语文]保持相对稳定 注重内容创新 

    《补充说明》原文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以《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为依据。

    2、命题应遵循“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原则,确保公平、公正、科学、规范。

    3、命题坚持稳定为主,着力内容创新。

    4、命题注重基础考查,突出能力立意。要结合我省语文教学实际和特点,渐进渗透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和提高。

    5、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适当的难度和必要的区分能力。

    二、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2007年高考语文(湖北卷)共设计七道大题,23道小题。

    1、试卷内容、赋值情况如下: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约27分;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约6分;古代诗文阅读,约27分;现代文阅读,约30分;写作,60分。

    2、试卷各类题型占分比例如下:

    单项选择题约占24%;文言文翻译题、填空题、简答题、写作题共约占76%。

    附录:

    2007年高考命题使用工具书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源》(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5版)、《中国成语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古诗文背诵篇目

    (一)古文(10篇)

    劝学(节选:从“学不可以已”到“用心躁也”)《荀子》

    过秦论(节选:从“及至始皇”到“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

    屈原列传(节选:从“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到“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司马迁

    陈情表李密

    滕王阁序(节选:从“时维九月”到“声断衡阳之浦”)王勃

    师说韩愈

    阿房宫赋杜牧

    六国论苏洵

    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前赤壁赋苏轼

    (二)诗词曲(25首)

    氓《诗经》

    离骚(节选:从“帝高阳之苗裔兮”到“来吾导夫先路”)屈原

    迢迢牵牛星《古诗十九首》

    短歌行曹操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陶潜

    山居秋暝王维

    蜀道难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将进酒李白

    蜀相杜甫

    登高杜甫

    登岳阳楼杜甫

    琵琶行白居易

    李凭箜篌引李贺

    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杜牧

    锦瑟李商隐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雨霖铃(寒蝉凄切)柳永

    念奴娇(大江东去)苏轼

    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

    声声慢(寻寻觅觅)李清照

    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陆游

    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扬州慢(淮左名都)姜夔

    长亭送别(节选:【正宫】【端正好】)王实甫

    《说明》解析

    语文科《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与去年大纲相比,只作了微调。除了在“字音”、“字形”前用“常用字”加以限定外,其它修改均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湖北省今年高考语文《补充说明》与2006年《补充说明》相比,增加了“命题指导思想”部分。增加五条“命题指导思想”很有必要。

    第一条强调“命题以《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为依据”。传达出的信息是:湖北省虽然自主命题,但并不是要自立标准另搞一套,命题依据仍然是全国考试大纲。

    第二条重申湖北省考试院三年来的一贯主张,“遵循‘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原则”。三个“有助于”,既考虑到高等院校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的需要,又考虑到当前中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实际,注重学科素养的提高;同时又注意到当前高等院校扩大办学自主权招收各类学生的现实。“确保公平、公正、科学、规范”是对命题的要求,也是对广大考生的承诺。

    第三条“命题坚持稳定为主,着力内容创新”,表明湖北省今年高考语文试卷,题型、题量、考点及赋分,不会有较大变化,主要在内容上力求创新。

    第四条强调注重基础考查,突出能力立意,特别指出“要结合我省语文教学实际和特点,渐进渗透新课程理念,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今年暂不会按广东、山东等那样按新课程标准命题。

    第五条是一贯的要求,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要求。

    《补充说明》的第二部分是“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与去年的《补充说明》基本相同。由此可见,湖北省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与2006年试卷不会有大的变化。

    备考建议

    一、认真研究全国考纲和我省《补充说明》,抓好基础知识的落实,不要在偏题、怪题上耽误时间。

    二、重视能力训练,在古诗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方面要下气力,争取短期内有较大突破。

    三、回归教材,不可舍本逐末。

    四、提倡自然为文,反对矫揉造作;提倡关注现实,不要在故纸堆里大做文章;提倡写真情实感,不要抒假情说假话。

    五、在后面的备考阶段,要在系统、准确、熟练、规范上下功夫。特别在答题上一定要按要求在指定的区域内、用学科语言作答,书写要规范。

    [数学]提高解题速度 减少失误丢分

    《补充说明》原文

    一、数学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结合我省数学教学实际,有利于新课程改革,考查学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能力。命题注重考查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

    2、坚持稳定为主,着力内容创新。命题注重试题的创新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既要考查学生的共同基础,又要满足不同考生的选择需求。

    二、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考试仍不能使用计算器。

    三、试卷结构

    全卷共21题,分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有一个空或两个空,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过程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和应用题等,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各题型题量和赋分如下:

    选择题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解答题6小题,共75分。

    四、难度控制

    试题按难度系数(简称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难度在0.7以上的题为容易题,难度在0.4-0.7之间的题为中等题,难度在0.4以下的题为难题。试卷由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组成,三种试题应控制合理的分值比例,试题总体难度要适当。

    五、题型示例

    所列样题仅用于体现各种题型的特点及难度,它与考试时试题的题序安排、考查内容、题目难度没有对应关系。

    《说明》解析

    和去年相比,2007年高考数学(湖北卷)的考试形式和试题结构均无变化,试题难度要求与往年相当,即“总体难度适当”。

    考生应仔细研究题型示例,以便更好地理解考试要求和命题结构,特别是容易题、中等题和难题的区分,把握后面复习的大方向和细节。

    备考建议

    一、强化填空题的训练。填空题共5题分值25分,是考生失分较多的地方,因为填空题要求准确性高,如某不等式的解集是x∈(2,5],若粗心写成x∈(2,5),则为零分。故平时训练要针对性的从严训练。

    二、专题训练,领会数学思想。在单元过关、查缺补漏时,应重视基本题型的解法总结和强化训练。适度综合,归类整理,对有关重点、难点、热点内容做专题复习。

    三、综合测试,立足知识交汇。数学各分支的综合问题,一直是高考解答题的测试重点。

    四、科学应试,统筹合理安排。在平时练习时,从锻炼思维、提高能力的角度出发,可以钻一钻难题;高考时,则应从实际得分的角度出发,统筹安排时间(选择题25-35分钟、填空题15-20分钟),先易后难,不要在一道题上,花费太多时间,对于难题有时放弃可能是最佳选择。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时间分配上有所调整,如基础差的学生,在选择题上用时45分钟左右,最终要达到多拿分。

    五、重视过程,提高书写规范。“不怕难题不得分,就怕每题都扣分”,高考复习需要大量练习,有些学生为了追求做题数量,往往只注重解题思路的寻找,不按规定格式解题,导致会而不对,对而不全。

    解题过程一定要做到:书写非常规范,写得层次分明,结构完整,重要步骤不能丢;同时,要不断积累解选择题的经验,尽可能小题小做,除直接法外,还要灵活运用特殊值法、排除法、检验法、估计法等方法来解题。

    六、力争多得分。平时训练除了时间分配、书写规范、重视过程外,还应注意,只要自己会做的题,半分都不能丢;对于难题应拿步骤分、小题分,千万别放弃难题的第一、二问。

    另外,还有些同学平时习惯打草稿得出正确结果后,才往试卷上写,没有正确结果就放弃。高考时,尽管你没有正确结果,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有得分的因素,是可以得分的,故一定要将答案写在试卷上,不要无故丢分。

    七、注意提高解题速度的训练。

    [英语]取消改错题 补充词汇量

    《补充说明》原文

    一、命题指导思想:

    1、命题坚持稳定为主,着力内容创新。要结合我省教学实际,有利于推动高中英语课程改革。2、命题应考虑英语学科特点,在考查考生的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同时,侧重考查考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

    试题卷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50分。

    三、试卷结构

    试卷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听力

    本部分共两节,测试考生理解英语口语的能力。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5段简短对话,从每题所给的3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每段录音材料仅读一遍。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要求考生根据所听到的5段对话或独白,从每题所给的3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每段录音材料读两遍。

    听力考试进行时,考生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听力部分结束后,考生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20分钟。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本部分共三节,测试考生对英语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运用能力。

    第一节: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每题在一句或两句话中留出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本节测试的重点为英语词汇的用法。

    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每题在一句话中留出空白,要求考生根据括号内的汉语提示,用句末括号内的英语单词完成句子。本节测试的重点为英语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

    第三节: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在一篇短文中留出20个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结构完整。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35分钟。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

    测试考生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

    共20小题,每小题2分。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5篇短文的内容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35分钟。

    第四部分:书面表达

    本部分测试考生的书面语运用能力。

    共1题,满分25分。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景,用英语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情景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提供情景的形式有图画、图表、提纲等。

    本部分所需时间约为30分钟。

    四、关于词汇表

    1、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英语科《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及其说明,按照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结合湖北省高中英语的教学实际,湖北省对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英语科《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所附词表进行了补充调整,共收单词2590多个,另含6个附录。

    2、本词汇表不列词组和短语,部分可根据附录1构词法推出的副词、名词等亦不单列。

    3、缩略词、月份、星期、数词(含基数词、序数词),以及《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所附词表里出现的洲、国家及地区名称用附录单独列出。

    与2006年相比,2007年的补充说明呈现出几种变化:

    一是首先是试卷结构变化。

    英语试卷仍然分四个部分,听力部分、英语知识运用、阅读理解、书面表达。但是,与传统的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不同,今年的英语知识运用由以往的单项选择和完型填空两个部分变成了单项选择、填空完成句子和完型填空三个部分。相应地,原来的用来测试考生的书面语运用能力的书面表达部分只有真正的短文写作。

    二是题型变化。

    过去在写作部分使用的改错题,改为填空题完成句子。原先在英语知识运用部分的第一节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补充说明中,将第一节的15小题降至10题,每题在一句或两句话中留出空白,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本节测试的重点为英语词汇的用法。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每题在一句话中留出空白,要求考生根据括号内的汉语提示,用句末括号内的英语单词完成句子。

    传统的短文改错,变为老师学生都较为熟悉的填空这一题型,并且将调整至英语知识运用部分,加大分值,变为考查英语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在第一节中只考查英语词汇的运用。填空题来自教材中的练习题,与师生们反映较难的改错题相比,教师和同学们应该感到更加亲切。这种安排更为合理,相应地,也加大了对英语知识运用的考查力度,英语知识运用部分由以前的45分变成现在的55分。

    三是词汇量的变化。

    湖北省对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的英语科《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所附词表进行了补充调整,收单词2590多个。

    在考试补充说明下,考生备考应注意以下问题:

    1、多训练新题型。

    对于新题型,考生不用慌张。填空题是考生非常熟悉的题型,它来自于教材中的练习题。因此,夯实课本是关键。

    2、加大词汇量的积累。

    补充说明中,明显加大了对于词汇的考查。英语知识运用部分的第一节全部用来考查英语词汇的用法,传统上的第一节试题是既考查词汇、语法和交际用语三个项目。湖北省去年在第一节英语知识运用部分将考查的项目明确分为词汇和语法,2007年更是用整个第一节考查词汇,在第二节的填空题中也会涉及到词汇的考查。

    有专家指出,外语学习,词汇为本。2005年教学大纲中对于高中学生的词汇量要求是1980个,2006年增加至2300个,今年词汇量的要求是2590个。湖北省目前使用人教社英语教材,总词汇量在4500个左右,英语课标要求高中毕业生掌握的词汇量也在3500个左右,这充分说明了国家对这一块的重视。

    考生如何进行词汇量的积累呢?建议考生在阅读中积累词汇。阅读既有利于试卷中的六篇文章,又有利于词汇识别和词汇知识的积累。

    3、建立语法框架

    词汇和语法是高考英语的两大支柱考点,没有词汇和语法,考生的阅读和写作无从下手。尽管补充说明中去掉了考生害怕的短文改错题,对于语法的考查淡化了,许多考生仍然需要建立清晰的语法框架帮助自己学习。在高考书面表达中,使用高级的语法结构是得分点之一。

    建议考生建立一个以词法、句法和语法为体系的大框架,留意英语语法和汉语语法的差异,不必死扣小的语法问题。注意词汇辨析和语用,分析在具体语言环境下词汇的不同用法。

  • 相关新闻
banner
  1.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常见问题 | 网站声明 | 隐私声明 | 网站管理登录 | 旧版回顾